天津瓷房子

家乡区县: 天津市和平区

瓷房子建在天津和平区赤峰道上。赤峰道东起海河,西到墙子河,横贯原来的法租界。
因为曾住过直、奉、皖系等各系军阀的十五位督军,过去也叫督军街。
瓷房子的前身是栋法式小洋楼,有100多年的历史,原来的主人是位中央财政大臣,大臣走后,它成了银号,解放后,它又成了天津市和平区工商局。它是赤峰道72号,左边的70号是“晋商”乔铁汉故居,右边的78号是张学良故居。后来工商局迁新址,就把它闲置了十多年。直到2000年张连志把它买下来,它才又开始了成为瓷房子的历史。
2002年9月,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一座百年小洋楼买下,决定将它改建成一座瓷楼,弘扬中华民族的瓷文化,建一座瓷文化的纪念碑。
最初,张连志只是想着把屋檐贴上瓷片就够了。
2005年,张连志出席天津出席亚欧财长会议的的时候,到华蕴博物馆吃饭,被一面镶嵌了古瓷碎片的墙给震慑住了,受此启发,张连志于是想,如果把房子全部贴上古瓷,效果可能会更惊人。于是他把收藏多年的唐三彩、宋元官窑、明清珍品全拿了出来,变成了举世无双的建筑材料。
2007年9月,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马上成为天津市的地标建筑。
2007年9月,瓷房子正式对外开放到2014年,张连志一直在对瓷房子做不停的补充,最近的一次是在2009年1月完成。
2地理位置
瓷房子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

3建筑结构

瓷房子使用了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汉白玉石雕、四十多吨水晶石与玛瑙,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盘和古瓷碗、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300多尊历代石雕造像、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把一座法式洋楼装饰成一座价值连城的瓷房子。
瓷房子上镶嵌的7亿多块瓷片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纷彩等,几乎官窑、民窑的所有门类都可以在墙上找到,而且都用水泥内部浇注,并用大理石胶粘连固定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守在瓷房子地道入口的是一对非常独特的石头门墩,它要比常见的门墩高出很多,最上面有一对小狮子,墩的四面石壁上也都雕刻着各不相同的图案,有人物、树木,有花草、山水,分别组成一个个的场景。
4主要价值

截至2002年,瓷房子先后用去7亿多片古瓷片、13000多个古瓷瓶和4000多个古瓷盘碗,对一座法式小楼进行装饰改造,这里可以见到中国各朝各代窑址中的瓷片。突出中国文化,感受中国瓷器的魅力。
5房主

张连志,男,1957年4月4日出生,籍贯:天津,民族:汉,学历:MBA硕士。张连志既是商人,也是收藏家、艺术家,因粤唯鲜酒楼而驰誉商界,因文物收藏而海内外知名。[2]

值得追求的追求(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