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17.7亿元,比2002年增长21.5%,摆脱过去几年工业生产萎靡不振的状况,是1993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5亿元,增长32.6%。在工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56.9%,下降20.9个百分点;销售收入13.7亿元,增长19.7%;利润总额为净亏损4289万元,减亏37.4%;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57.3%,提高29.1个百分点。[14]
2004年,是英德经济发展的落实年、加速年。面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努力克服交通不畅等各种困难,按照“五个实实在在”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五个一批”工作,国民经济增长进入快车道。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经济总量预期目标。全社会工业产值30.5亿元,比2003年增长52.9%,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1.0亿元,增长60.1%;销售收入22.3亿元,增长62.0%;利润总额3372万元,为2002年以来的首次正数,实现扭亏为盈;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07.0%,提高39.2个百分点。[14]
2005年,是英德经济发展的攻坚破难年、跨越发展年、历史转折年、夯实后劲年、城市变化年、和谐稳定年、协调发展年。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8.6亿元,比2004年增长6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7亿元,增长66.5%,增长速度排在清远市第二位;销售收入38.2亿元,增长65.5%;利润总额2.5亿元,增长7.3倍;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145.0%,提高48.4个百分点。[14]
在2005年的强势发展中,取得两项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经济成果:一是工农业产值比例掉头。工农业总产值比例调整为63:37,彻底改变农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二是粮经种植面积比例掉头。[14]
英德市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园建设,以清远华侨工业园、英红工业园、青塘—白沙陶瓷工业园等为重点,着力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器、精细化工、陶瓷等业内知名企业,逐步形成规模优势突出、产业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2010年,该市新签约项目126宗,合同投资金额271.5亿元,其中投资额超亿元的项目有40个,产业结构呈现由资源型、粗加工型向深加工型及精细化工项目发展的良好态势。
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10.67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人均生产总值21090元,增长22.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8亿元,增长41.07%,成为清远市首个突破11亿元大关的县(市、区),总量在全省山区县(市)中排名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6085元,比增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8.1亿元,比增25%;完成工业总产值430亿元,比增55.1%;完成工业增加值106.76亿元,比增46.4%;实际利用外资8556万美元,比增25.5%;完成外贸出口总额2.11亿美元,比增1.43倍,增速在清远各县(市、区)排名第一。[15]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04.18亿元,比上年增长4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季度的27.0%,上半年的34.4%,前三季的36.0%,到全年的28.4%,始终处于较高位运行,以工业为主导格局已比较稳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3.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4%(增速按价格缩减法计,下同)。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发展快于重工业,轻工业完成增加值36.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1.2%;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6.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轻工业比重工业增速快42.0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发展最快,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5.42亿元,增长9.6%;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01亿元,下降23.6%;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9.85亿元,增长64.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69.56亿元,增长13.5%。2011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3.07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利润总额37.55亿元,同比增长12.6%。[11]
网络能力秀个人地址:http://wm23.cn/cmyvscr2014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95207524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