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中学历史悠久,其前身是原“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肃州师范分校”和原“国立河西中学”两校,50年代初两校合并成为一所省属普通中学,至今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了。抗战时期,一大批学子奔赴前线,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建国后,更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由于她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教学传统和教师敬业精神及学生刻苦学风,现已跻身全国普通中学名校系列。
酒泉中学前身是庚子赔款筹办的河西中学,1935年,为开发边疆,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政治学校在边远地区办了两所分校——西北的肃州分校和华北的包头分校,校长由中央政治学校校长蒋介石担任。学校初创时期筚路蓝缕,十分不易。校园是政府征用酒泉城北隅的昭忠祠、三义庙、药王宫、武庙旧址,学生自己打土坯、抬城砖修建起来的,学校至今还有一座建校初期从西城墙脚下拆迁来的玉皇阁,当时称中正楼,文革期间称忠字楼,现在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堪称酒中一景。 1950年始称“甘肃省酒泉中学”。五十年代被定为甘肃省重点中学,1999被评为年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2000年首批评定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学校后勤工作优良,教学成绩突出,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各种国家级,省级奖项,每年都有学子考入清华,北大,以及酒泉市的高考状元,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事事求好,争创一流”的酒中精神,倡导“教科研兴校”的办学方略,鼓励教师著书立说,并成功编写多门教材,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文章获得女较好的称赞。教师队伍历来人才辈出,在本地区享有盛誉,在酒泉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丽的酒泉中学,简直就是一个公园,一样幽雅,又一样朝气。
酒泉中学大门
校门石碑
代表历史的老学堂——人才的摇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