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年——忆儿时

家乡区县: 河北省高碑店市

     “二十三糖瓜黏,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宰年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满街走,三十晚上,除夕守岁,玩一宿。”当回想起这段熟悉的习语。感觉过年离我又近了许多,那种欢快的气氛显现在头脑中,都不禁笑出声来。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过年了,没天没夜的数日子盼年快点到来。到时候真的特别欢乐,虽是小女生,但仍是学男生的样子,拿个小鞭炮,“擦”的一声,把洋火点燃,小手小心翼翼的护着火苗,当把火苗递到鞭炮的小尾巴时,说时迟,那时快,“蹦”的一声震天动地,鬼精灵的我呢,嘿嘿,早就跑的老远了,远远的看着它生命最精彩的一瞬间。那时肯定没意识到这东西被别人发明出来就只有这么一瞬间的生命,就这么一瞬间也被别人记了一辈子。说是悲惨,也是绚烂了星空。一生若是如此,也不枉此生。除了耍鞭炮,幼年的我还会和哥哥一起提着自己做的小灯笼,在自家的房顶上欣赏只有一瞬的烟花。小灯笼,一般都是用柚子皮做,剥的光净,在底部穿个小孔,用麻绳穿进去就当作提绳啦。灯怎么做那?当然是用简单的蜡烛,蜡烛都是平日里用剩的,不能继续点亮,就拿来供我们玩耍,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一个灯笼就做好啦!小手把灯笼太高,感觉这样就能给黑夜增加丝光亮,然后再随烟花升空的一刻,乱喊叫,再悄悄许下愿望:“希望自己变漂亮,有很多很多钱”。认真的表情似乎预示着真的可以实现。小时候的天真能被小灯笼,看烟花轻易满足。想想那时真是美好。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这是说的家乡过年吃的习俗,基本上也是按照上面吃的,大了吃腻了之后也会至少一顿吃上那么一个两个预示着来年的好兆头。除了吃,初一还要出去转亲戚,我则是单单为了炫耀一下我漂亮的小衣服,然后再美美的吃上几袋零食,一天心情就会超级开心。初二呢?父母在家里忙活着吃的,我就和哥哥各找自己的小伙伴出去玩耍。最好玩的当然不能错过把地上的红对联捡起来泡在盛着水的大盆中,不一会就都是红水了。然后在装进瓶子里,到处搞怪。真是童趣多多,无限欢乐。初三依旧疯狂,之后就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
     过年每每都是欢乐的日子,以前是自己找欢乐,现在就是逗父母乐,再以后就是陪自己孩子作乐。无论在哪个年纪,都会找到自己的欢乐。

       

心海无涯(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