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芦

家乡区县: 河北省高碑店市

    “冰糖葫芦~~~”这拖着尾声的叫卖,不一会就把胡同里面的孩子吸引出来。冰糖葫芦是北京的传统名吃,不过因为离北京近的缘故,我的家乡也很流行吃糖葫芦。喜欢吃是因为它既好看又好吃,既经济又实惠。红彤彤的山楂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上,外面裹着透明的糖稀,一串串糖球就像一条条结满果实的枝条,引诱人们前来采摘。糖葫芦的冰糖晶莹甜脆,山里红鲜红酸软,二者配合,甜而不腻,酸不倒牙。一口咬下去,咯嘣一声脆,喉咙里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快乐的响声。

  
     冰糖葫芦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相传起源于大约八百年前的南宋绍熙年间。那年皇帝赵 最宠爱的黄贵妃有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的药品,都没起到什么效果。赵 见爱妃日益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会好。”开始大家将信将疑,好在这种吃法还合贵妃的口味。黄贵妃按此法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
由此可见,早在宋朝时就知道山楂的药用功效。明代名医李时珍曾经这样说:“煮老鸡肉硬,入山楂数颗即易烂,则其消向积之功,盖可推矣。”现代医学检测证明,山楂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是抗氧化剂,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膳食纤维是身体的“肠道清道夫”,充足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废物的排泄。此外,山楂中还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如三萜类烯酸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动,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等作用。山楂有如此药用功效,适量的食用自然可以治病。也许是黄妃所食的山珍海味积住了消化道而致病,小小山楂正好对症吧。

     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把山揸串起来,经过多年制作,逐渐积累经验,形成以下这种传统的做法。制作冰糖葫芦既简单又不简单,关键技术是熬糖。冰糖其实是砂糖,放在红铜或黄铜的大勺里熬。熬的时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发粘,吃时会沾牙;而火候太大,不仅颜色重且吃起来发苦。二要把握稠度,稠了蘸不起来,稀了挂不住。另外要将山楂去核,去核不能将山楂一切两半,要用小刀在山楂的中间一转。将核取出后用竹签穿上,然后放到熬好的热糖里滚一下。热糖冷却后,便成为晶莹透明的糖葫芦了。
    一到冬季,街巷胡同里就会传来“冰糖葫芦,冰糖葫芦…..”的叫卖声。春节更是冰糖葫芦大卖的时候。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卖糖葫芦的身影。看那串子上,不仅有山里红,还有小番茄,麻山药等等,种类多多,任你挑选。
想想家乡的美食,不由自主的吧唧吧唧小嘴,真想在嫩红的糖葫芦上面咬一口,留下满嘴的糖,哈哈,真是人间美味。

心海无涯(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