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地处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的韩江出海口,濒临南海,位于东经116度41分--116度54分,北纬23度21分--23度38分之间,汕头六个市辖区之一,是中国著名玩具生产基地,全区从事玩具礼品生产的企业超4000家,从业人员超15万人,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四成,连同带动的产业增加值,已是全区国内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澄海经济是汕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GDP列全市首位。
“澄海”置县始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取“澄靖海氛”之意。澄海县明、清隶属于潮州府,民国时期隶属于潮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起,先后隶属于潮梅人民行政委员会、潮汕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潮汕区专员公署、粤东行署、汕头专员公署、汕头专区革命委员会、汕头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2月起,澄海成为汕头市市辖县。1994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县级市,澄海市由汕头市代管。2003年4月,汕头行政区划大调整,澄海撤市设区,为汕头市辖区之一。
澄海向来崇文重教,古称“海滨邹鲁”,今享全国"民族民间艺术(版画)之乡" 、"民族民间艺术(灯谜)之乡" 、"全国文化先进市" 、"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等美誉,文化基础厚实。值得一提的是几乎所有学校后面都刻有某先生女士赠建,因为兴建学校的资金大部分都是由海外华侨提供,这一点也是全国之最。1983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1994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1997年成为全国“两基”先进市;2001年再次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四个);1999年被列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市),2002年被定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澄海区现有直属五所高中为澄海中学,苏北中学,华侨中学,实验高级中学,东里中学。澄海中学顺利通过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初期督导验收,苏北中学、华侨中学、实验高级中学被评为省一级学校,东里中学被评为市一级学校,是澄海北部重点中学。实验高中通过国家级绿色学校的评估,全区高中教育形成了以澄海中学领头、其他四所区直属高级中学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全区高中优质学位占了一半以上。
澄海也是一个物产丰饶的地方,有着许多的特产美食:
老山合猪头粽
澄海风味独特的小吃很多,但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猪头粽。老山合猪头 猪头粽
棕因其制法精巧、奇香独特、耐人寻味而著称于世,是澄城城北黄氏垂裕堂第10世黄钦山所创制,肇店于澄城树仔脚火烧桥头,注册商标为“老山合”牌,饮誉8代共200余载。
老山合猪头粽,制法十分考究,先取鲜润猪头皮和上乘瘦肉,精工剁碎后,按比例佐以八角、丁香、肉桂等20多种名贵中药材,再添以上等鱼露、酱油、白酒,按照“先旺后文,若旺 若文,文旺结合”之火候,先后下锅烤制定规。故而具有香远幽发,余味无穷之特点,尤为早点、夜宵佐餐之佳品。今钦山后代子孙秉承祖先绝技精心制作之猪头粽,名闻中外,畅销粤、港、澳及东南亚、欧美等地。
公固鹅肉
“公固鹅肉” 卤鹅
松发卤鹅又名“公固鹅肉”,因其“咸、香、瘦、烂”之食质美味而驰名潮汕乃至东南亚等地。
创始人许松发,澄海县苏南许居村人。清光绪年间,许松发在家乡敕书楼巷开店卤鹅,该店无论选材配料,还是炖制功夫,均特别严格,首先分春夏秋冬四季选鹅,其标准每只在14至18市斤方能合格,将鹅杀血涤净阴干后,以丁香、川椒、肉桂等18种名贵中药及特制鱼露、酱油为佐料,按比例添水下锅,放入秘传“卤母”。炖锅用薄铁皮制造,每锅放进肥鹅两只,旺火煮沸后,抽火文炖,因常发“公公固固”之声,故唤“公固鹅肉”,今松发子孙继操旧业,仍在敕书楼巷开店,销路甚畅。
樟林林檎
樟林林檎,原产于檎林老巷林檎,落叶小乔林,每年秋季挂果,果实浑圆,大小如苹果 ,果 皮上隆呈磷片状,似荔枝而大,果肉质细蜜浓,甘甜柔润,清香可口,有独特风味,1986年参加全省优稀水果评比获“广东省优稀水果优质品种奖”。
白沙狮头鹅
狮头鹅是家禽中最巨型的鹅种。因头似狮而独具形态故名。其头部之内髻,内垂异常发达;绿眼,粗脖,阔蹼;体形硕大,体质雄伟。一般雏鹅饲养两个多月后,其体重平均可达6至7公斤。成年公鹅大约可达成10公斤。母鹅9公斤。狮头鹅的原产地系饶平县浮滨溪楼村。20年代经潮安古巷传入澄海月浦,由于鹅农在长期的实践中,发萌了长膘 狮头鹅
期用“精料填饲”的方法,使体重在短期间内迅速增长。从1965年,经过科研人员两年的辛勤攻关,在“提纯,复壮,精选,繁育”诸方面,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终于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处崭新的鹅型,白沙狮头鹅的体态美,体色鲜,体质雄,体重比传统种鹅一般增加工1.5至2公斤,1978年10月,被中央电影新闻纪录制片摄制的最大的一头公鹅重达13.8公斤。
莱芜紫菜
原野生于莱芜岛周围水中石头之上,尤以东屿居多。菜叶墨绿,薄细,柔韧。晒干后色泽深紫,透亮,无沙。吃用柔脆适中,味道清甜鲜口,营养丰富,富有含蛋白质,碘及多种维生素,无胆固醇,有抗癌功能。一百多年来,名闻海内外。1980年开发莱芜海滩,进行人工养殖。
猪脚饭
猪脚饭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爽香开胃,是深得潮汕人喜爱的快餐食品。
说起猪脚饭,最有名的就是澄海东里猪脚饭了,脚饭最初起源于东里的街边大众食品——半碗叠,顾名思义,半碗叠即是在盛有半碗米饭的碗中叠上一、二块用东里传统卤水手工艺卤制的猪脚饭供顾客食用。说起猪脚饭,不妨先说米饭的制作,东里猪脚饭选用优质泰国香米煮饭,饭软滑而富有弹性、入口香气四溢。选料方面,店家特选皮白浑圆之猪后脚,因猪后脚较之前脚瘦肉较少,有利于久熬而肉不散。将猪后脚用刀破瓣,再每隔1厘米横砍一刀至骨断皮连。猪脚的卤制过程是在陈年老卤汤的基础上,酌量加入上好的酱油、冰糖、八角、豆蔻、丁香、香菇、大蒜头等材料,猛火煮开后放入猪脚,半个小时后改为小火熬煮,约3个多小时整个猪脚香汁渗透、皮肉软烂,即可熄火。待卤汤凉却后捞去上层凝结之猪油,然后装入砂锅,一般每一个砂锅装4只猪脚,再用保鲜膜覆盖砂锅口后置于冰柜冷藏结冻即成。
盐灶薄壳米
地处南海之滨的澄海盐灶,自古生产加工这种潮汕独特海味,因盐灶人世代相传盛产而远近驰名,故有“盐灶薄壳米”的美称。薄壳,又名海虫间、凤眼,学名寻氏肌蛤,是生长在海滩泥沙里的贝壳类软体动物。薄壳在泥沙里生长繁殖,长出“磴丝”,用足丝粘附在泥沙石上,颗粒间互相系结,常成片粘连在一起,象网一样把成片滩涂覆盖着。渔民们采捞后,经加工脱壳煮熟,捞取其肥嫩肉块而俗称薄壳米。
同时澄海也是一个人杰地灵,文教昌明,俊才辈出得地方,在这片土地上先后哺育出潮州前八贤中的卢侗、张夔,潮州后七贤中的唐伯元,明代兵部尚书翁万达,清末学者著名收藏家李勋,民国时期版画家陈普之、数学家黄际遇、史学家吴贯因、哲学家史学家杜国庠、书法家王鼎新,当代国画家赵世光、雕塑家唐大禧、著名散文家秦牧,以及原海南省委书记、诗人许士杰等一大批名人学者。
泰国名企正大集团属下的卜蜂莲花(原名:易初莲花,正大万客隆)创始人之一兼泰国首富谢国民先生(其父亲谢易初)祖籍系澄海区人。
唐伯元(1535—1592年):澄海区溪南镇仙门村人,明朝潮州名贤之一。公元1574年(明万历二年)中进士,历任万年、泰和知县。一生著作甚丰,著有《醉经楼集》、《二程语录纂》、《礼篇》、《易注》、《铨曹仪注》、《阴符经注》、《白沙文篇》等。
陈良弼(1603-1645年):澄海区溪南镇南砂乡人,明末名臣(嘉庆《澄海县志·四大名臣》之一)。别名陈良谋,字召扶。于明朝崇祯三年庚午科中举人,崇祯十年丁丑年科登进士,赐进士第文林郎,授行人司行人,册封为靖江、益藩副使。已卯年科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后升任南京河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正三品)。陈公还著有《太湖用兵纪略》一卷(现已经失落不明)。
卢侗(1023—1094年):澄海区上华镇冠山人,潮州前八贤之一。博通经史,尤精《周易》。
张夔(1068—1157年):澄海区莲华镇隆城人,潮州前八贤之一。公元1118年(宋徽宗政和八年)进士,历任茂名知县、廉州通判等职。
郑信(1734—1782年):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父郑镛为澄海区上华镇华富村人,公元1723—1735年(清雍正年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娶暹罗女洛央为妻,生郑信。1767年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军队抗击缅军,于当年收复大城,并迁都吞武里。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称郑信为达信大帝。此后陆续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于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外扩张,成为泰国历代幅员最大的王朝。
叶志匡:澄海区上华镇冠山人,为清朝雍正年间进士,曾任开封府尹等职,后官拜郑州正堂(相当于如今的省长)。【具体生平见《澄海县志》】
李勋(?-?)清末学者。他薄仕途,潜心研究学问,考证事物,通经史、诗文、佛经,还是澄海著名藏书家,其藏书处取名“半豹堂”。著有《金刚经注释》1卷、《惠绸山庄诗集》4卷、《说吷》16卷。
高绳芝(1878—1913年):澄海区人,清举人。历任汕头总商会会长、汕头民政长、全潮民政财政总长,是清末民国初期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蚁光炎(1879—1939年):澄海区人,著名爱国侨领,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领导泰国华侨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39年为日伪枪杀。
吴贯因(1897~1927):澄海区人,著名史学家和语言学家。
黄际遇(1885-1945):澄海区人,著名数学家。
杜国庠(1889~1961):澄海区人,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历史学家,澄海中学校长。
秦牧(1919-1992),:澄海区人,1938年到广州参加抗加救亡宣传活动,后辗转于粤、桂、川各地从事编辑、教育工作,积极创作文艺作品。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主编《广东教育与文化》、《作品》等杂志,后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主要作品有《花城》、《艺海拾贝》、《语林采英》等数十部。
谢国民:澄海区人,正大集团总裁,世界上最大的农牧工商一体经营公司,有“世界三大饲料厂”之称,在泰国十大集团中被称为“饲料王国”的最大跨国公司——泰国正大(卜峰)集团,以总资产超过35亿美元和年营业额50亿美元,跻身世界500强大企业行列。这艘“企业巨轮”的掌舵人谢国民,以他的精明能干和富于创新的经营策略享誉世界,《亚洲金融》杂志曾评他为“亚洲最杰出企业家”,泰国国王曾亲自授予他泰国政法大学“商业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对泰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因为泰国人每日三餐都少不了正大集团的食品,谢国民被人称为“农牧巨子”。投资大陆五十亿美元,建立两百多家企业。
李新魁(1935年—1997年):澄海区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林伦伦:澄海区人,中国著名语言学家。
陈雨露:祖籍澄海莲下镇建阳村人。[6]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艾森豪威尔基金高级访问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荷兰提尔堡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11年11月23日调任中国人民大学任校长。兼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