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家乡区县: 洛阳市洛阳市

1 概述

    嵩县,炎帝时称伊国,春秋为陆浑戎地,夏时为豫州伊阙地。商代称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时秦晋迁陆浑之戎与此。战国为韩之高都,汉置陆浑县,属弘农郡,金改嵩州。晋改属河南郡。东魏改为陆浑县,属新城郡,又置北荆州、宜阳郡及南陆浑县。隋开皇初改置伊州,大业初改为陆浑县,属河南尹。唐分置伊阳县,与陆浑县并存,俱属河南 府。五代时并陆浑入伊阳,宋绍光九年(1139)升为顺州。金改名为嵩州,属南京路,明降州为县,始名嵩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州为县,始名嵩县。夏大禹治水曾凿开崖口、陆浑、龙门放出“五洋江”水。商代成汤三聘伊尹于此,伊尹、伊陟父子丞相辅佐商四代帝王。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定居“两程故里,开馆讲学,著书立说。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文人骚客曾游历嵩县,留下千古名篇。民国时期,驰骋中原的“镇嵩军”,自嵩县杨山揭杆而起,树起反清大旗。现代史上有百余名专家、学者、教授遍布海内外,为人类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堪称英才辈出,地灵人杰。

2 地理位置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辖16个乡(镇),317个行政村,总面积3008平方公里,人口52万。境内伏牛、熊耳、外方三山鼎峙,伊河、汝河、白河东西贯穿。县城距省会郑州220公里,距古都洛阳80公里。

3 自然气候

   嵩县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白云山、龙池曼以北地区,为暖温带气候,年降雨量为500~8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4℃,夏季多为东风和东南风,冬季多为西风、西北风,最大风力6~8级。白云山、龙曼以南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为800~1200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6℃

4 旅游景区

   嵩县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拥有以白云山、玉皇顶、官帽峰、飞来石为代表的山岳奇石景观,以唐代银杏林、原始森林、高山杜鹃、箭竹林为代表的森林景观,以陆浑水库、九龙瀑、双龙瀑布、高山天池为代表的潭瀑水域景观,以春花烂漫、盛夏绿萌、金秋红叶、隆冬雪韵、云海日出为代表的物候气象景观,以两程故里、伊尹祠、庆安禅寺、桥北仰韶文化遗址、铺沟石窟、云岩寺、万氏佳城为代表的人文景观。
近年,嵩县确立了“大抓旅游,抓大旅游,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建设旅游强县名县”的总体工作思路,把“旅游带动”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富县富民的重点产业,积极推进嵩县由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由资源型向效益型的转变。该县先后投资12亿元开发旅游产业,打造出了AAAAA景区白云山、AAAA景区天池山、AAAA景区木札岭,完善了16个生态停车场和一个500吨污水处理厂等旅游配套设施

懒猪之旅(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