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嵩县

家乡区县: 洛阳市洛阳市

嵩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部,地处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脉外方山和熊耳山之间,因处于嵩山起脉而得名,汉代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县域跨东经111°24'至112°22',北纬33°35'至34°21',海拔245-2211.6米,常年降水量600毫米。辖9镇7乡,16个乡镇共321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第三版图大县。
近年来,嵩县先后获得世界地质公园、国际旅游名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县,全国水电暨电气化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大休闲旅游县,全省职教强县,全省职教攻坚先进县,全国黄金生产六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河南省十大中药材基地县,河南钼工业基地县等殊荣。
嵩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有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等39处古文化遗址。公元前638年秦穆公迁陆浑戎允姓部落于嵩,嵩县便正式称为陆浑国。春秋战国时期,嵩县曾上演了楚庄王伐陆浑“问鼎中原”的历史事件。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中“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优美诗句,咏颂的就是屹立在嵩县东部的九皋山。
嵩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3600多年前诞生了“元圣伊尹”,佐汤伐桀,奠定了商王朝六百年基业,被后人尊为“中华第一名相”,北宋时期,嵩县又滋养出旷世大儒程颢、程颐,“两程”兄弟共同创立的理学,博大精深,远播海外,现在每年都有大批来自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的朝圣者,走进“两程故里”,朝拜理学鼻祖。
嵩县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地下发现各类矿产35种,盛产黄金、钼、萤石、钾长石,年产黄金18万两,是全国黄金生产六强县,钼金属单体矿量全国第一。地上中药材资源丰富,已发现中草药品种1310种,900多种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尤以柴胡最为出名,又称“嵩胡”,“嵩胡”被国家质监总局列为中国原产地保护品牌。
嵩县是一个生态大县,境内有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三大山脉,八百里伏牛横贯全境,伊河、汝河、白河三条河流,分别流入黄河、淮河、长江,一县跨三域,全国独有。境内四周群山环绕,生态资源富集优越。全县共有林地面积321万亩,天然林保护区293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89万亩,森林覆盖率62.9%,林木绿化率68% ,林木蓄积量1063万立方米。成片森林面积266万亩,每年可涵养水源1.8亿立方米,减少土壤流失511万吨,固定二氧化碳57万吨,释放氧气102万吨,每年生态效益达15.6亿元,是中原经济区的生态功能区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近年曾相继荣获“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天保工程示范县”、“全国珍贵树种培育县”等国家级荣誉。
嵩县是个旅游大县,2011年确立了建设5A嵩县的宏大目标,旅游开发迈出新步伐。人间仙境白云山(5A级景区)、原始林海木札岭(4A景区)、奇石秀水天池山(4A景区)和碧波万顷陆浑湖的“三山一水”旅游格局,成为河南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和华北生态旅游胜地。两程故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池山突出红色旅游,伟人卧像图被毛主席纪念堂永久收藏。编制完成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及白河、车村、木植街等8个乡镇旅游规划。乡村旅游异军突起,车村芳香谷、大坪油菜花、九店石头部落、大章农耕文化园等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一批影视作品在我县拍摄,嵩县成为乡村影视拍摄基地和热点。2012年嵩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野生银杏之乡”,大坪乡入选“中国十佳最美乡村”,白云山荣获“全国最具影响力森林公园”,陆浑湖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嵩县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
嵩县城市建设方兴未艾,湖滨县城品位提升。现代农业格局初现,扶贫搬迁成效突显。产业园区颇具规模,经济社会有序运行,各项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嵩县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6.7亿元,增长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12.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6亿元,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亿元,增长1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17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7323元,增长13.1%,较好地完成了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伏牛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淡淡山水迎客至,浓浓乡情待嘉宾。五湖四海的宾朋佳友,四面八方的父老乡亲,风景如画的新嵩县、热情好客的嵩州人,真诚欢迎您的到来!

懒猪之旅(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