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白山殿口村有一个不大起眼的神殿,叫柳仙殿,坐在柳仙殿里的菩萨,叫柳仙菩萨。这位柳仙菩萨不仅平时受人敬重,日日香火不断,到农历七月初七,这里更是人山人海,邻近嵊州、东阳及诸暨三县四乡的人拥向这里向柳仙祈福,柳仙殿前的传统庙会热闹非凡。
这位柳仙到底是哪路神仙,值得人们对他如此尊敬?现根据有关资料略述如下:
在原始社会,有许多动植物被当作部族的图腾,是附着祖灵的神化物。后来图腾崇拜逐渐消失了,但其作为原始宗教信仰的重要内容传了下来,演变成民间的自然神。据说,柳仙是蛇神,在民间百神排名榜上排名第五十八位。
在我国北方的动物崇拜中,又广泛流行“四大仙”的说法。所谓四大仙,是对狐狸、黄鼠狼、刺猬、蛇四种动物崇拜的敬称。民间还对它们冠以姓氏:狐狸为“狐仙”,黄鼠狼为“黄仙”,刺猬为“白仙”,蛇为“常仙”或“柳仙”。蛇排行第四,称柳老四。
但也有人认为,蛇图腾及蛇信仰的产生,是由于在原始初民的生命观中,蛇向来就具有崇高无上的地位。甲骨文中的“虫”字,是一条昂首屈身的蛇,透露出初民认为世上一切动物都是蛇种的信息。华夏民族崇拜龙,而龙正是以蛇为原型想象出来的灵物。在民间传说中,人类的始祖女娲、伏羲、轩辕皇帝,都是人首蛇身。尧母赤都与赤蛇合婚生尧,夏为龙族等等,都证明先民把蛇当作自己的祖灵。这么说来,蛇神,也就是柳仙,被人们崇敬也就有充足的理由了。
但另一种说法,说柳仙是八仙中吕洞宾的徒弟,也是道教中的一仙,人称柳四爷。相传明朝永乐年间,民间多瘟疫,柳仙下山驱瘟神,救百姓,为当时老百姓心中救苦救难的活神仙。有一个笑话,讲柳仙到一爿剃头店去剃头,有意与剃头匠开玩笑。剃头匠剃第二刀时,刚才剃第一刀的地方剃掉的头发又长了出来。这样头发随剃随长,剃头匠为他整整剃了一天还剃不干净。吕洞宾知道了,他化成一个凡人的模样,把自己的斩龙宝剑变成了一把剃刀,只几下就把柳仙的头发剃干净了。柳仙回身一看,原来给他剃头的是师傅,倒身便拜。然后,师徒两个化作一阵清风而去。店里的一批剃头匠,连忙焚香叩拜,并从此尊吕洞宾为剃头行业的祖师。
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清末河南浚县知县刘德新,是一个痴心的“追道族”,特别推崇吕洞宾,一心想成仙。传闻这位刘知县某天清晨起来洗脸,无意中发现脸盆中自己的倒影是一棵柳树,就推想自己可能是吕洞宾的弟子柳仙转世,在浚县修建了吕祖祠等一大批道教建筑,希望自己有一天真的能得道成仙。后来,刘德新虽然没有当成神仙,但官运却是步步亨通。
无独有偶,曾任宁夏知府的谢威凤,罢官后闲居在家,便观名胜,访高士,常以无相知可寻为憾。一日,游于中卫柔远堡之文宫,见无量殿前有大柳树一棵,枝干如龙鳞虬爪,苍劲有致。树身上悬挂一块木板,板上有诗一首:老干古树曲曲盘,问谁手植不知年,形如松柏虬龙状,无量殿前一柳仙。谢公读罢,感觉立意不凡,为之倾倒,遂进殿拜访。作诗者张晟,字晓堂,清末秀才,精通经史,长于诗文,因屡试不第,遂绝仕进之念,于殿内教书授徒为乐。因教读有方,声誉鹊起。他深爱殿前柳树,自称柳仙。谢公入访,两人谈诗论文甚洽,终成至交。
柳仙无论是蛇仙还是柳树成精,全国各地的传说中都把他说成是一位能救百姓苦难的好神仙,好菩萨。传说某地有一株不知长自何朝何代的大柳树,有祛病除灾的功能,当地老百姓敬若神灵。凡是生了病或者遭了灾的人,到柳树下让柳条拂脸片刻就能病除灾消。更有一些遇事心情不舒畅的人,在柳树树荫下坐一坐,打个盹,心情即刻舒畅。于是,这些得过柳树关照的人就会选个良辰吉日,担上一桌子供品,诚惶诚恐地磕头跪拜,感谢柳仙菩萨。
而在福建省的一些地方,柳仙是女的,被老百姓尊称为“柳仙娘娘”,是旱季施雨、虫年除害的一位灵菩萨。在诸暨,则有柳仙是凡人成仙的说法。
综合各地对柳仙的传说,虽有诸多说法,但有一点可以说是一致的:柳仙是个好神仙,有理由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享受老百姓给他的祭祀。老百姓给他上供,给他磕头,是理所当然的。这就难怪,诸暨东白山脚殿口村的柳仙殿会香火不断。君若不信,不妨“到此一游”,看看小可所言是虚是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