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在学校中央的“魁星楼”

家乡区县: 吕梁市临县

魁星楼是孔庙中的建筑之一,原建孔庙之东南隅,清咸丰六年(1856),将已塌毁魁星楼移置孔庙之东。

魁星楼形制为攒尖顶,底层是青砖垒砌的八角形塔身,上有砖雕的飞檐斗拱,猫头滴水,在砖拱塔门上方,镶嵌着一块石匾,匾额上刻着一个魁星像。匾的上方刻篆体“魁星像”三个字。左角书“咸丰丁巳夏五”(公元1857年,咸丰七年)。右角书“盖邑公建”。塔的第二层为砖木结构,内为砖砌墙体,留有八角圆形窗户,外有八根明柱,支撑着八角厦檐。第三层全部由八根明柱支撑,厦檐为攒尖顶,其结构精巧细腻,别致典雅。攒尖顶的“笔锋”为黑釉陶瓷建成,直径一米,谓之“文笔参天”。

魁星楼坐底直径8米,高约20米,加之建在县城一块台地上,故登斯远眺,全城景致尽收眼底,山辉明媚,相得益彰。

1965年,“破四旧”、“立四新”,将魁星楼用木板钉的严严实实,用红笔涂成一根红柱,上面写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以及毛主席语录。攒尖顶上的“笔锋”换成了巨大的五角星灯笼,一到晚上“红太阳光辉照四方”,成为县城的亮点。魁星楼幸免拆除,更名为“语录塔”。

1969年,县委员会成立之后,魁星楼又被建成水塔。1996年,县政府拿出巨款,对魁星楼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雕梁画栋,基本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而今,魁星楼屹立在县实验中学的院子里,成为县城的一大景观。

依赖式习惯(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