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之地

家乡区县: 淮安市淮阴区

资源状况

淮阴矿产资源丰富。岩盐、芒硝储量分别高达270亿吨、12.8亿吨,上海太平洋集团、山西南风集团投资的3条年产10万吨元明粉生产线已建成投产,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此外还有碳氢钠石、粘土矿、天然气、石油、硼、碘等多种资源,具有很好的开采利用价值。淮阴是“鱼米之乡”。具有稻米、花生、蔬菜、油菜、山芋、蚕桑、意杨、食用菌、牧草等九大特色农业。年肉类总产量65031吨,其中猪牛羊肉50710 吨;禽蛋总产量18064吨;牛奶总产量40992吨。全年水产品产量12795吨。特色农副产品品牌不断涌现。有道是:天泉粉丝响全国,凌桥大米畅南北,盐酥花生嘣嘣响, 淮阴乳鸽飞上海,百万鸡鸭过大江, 洪泽湖渔蟹远名扬, “香格尔”牛羊肉香四方,谁不夸是鱼米乡。

气候条件

横贯淮安市境内的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因此淮安市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一般说来,苏北灌概总渠以南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以北地区为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受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裕。全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在110千卡/平方厘米—11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全市分布为北多南少;全市年日照时数在2136小时—2411小时之间,日照时数分布也是北多南少。
全市年平均气温为14.1℃ —14.8℃ ,基本呈南高北低状,受洪泽湖水体影响,在洪泽湖区形成一暖中心。气温年分布以7月最高,l月最低。全市年无霜期一般在210天一225天左右,北短南长,受洪泽湖区水体影响,洪泽县无霜期最长达236天。
全市各地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在906毫米~l007毫米之间。降水分布特征是南部多于北部,东部多于西部。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降水年际分布不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达1700毫米以上,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
全市年平均风速在2.9米/秒~3.6米/秒,以偏东风和西南风为主。
由于气候的过渡性和季风年度强弱不均、进退的早迟,因此淮安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寒潮、霜冻、连阴雨、冰雹、热带风暴、龙卷风等。

民族宗教

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种宗教,经批准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62处,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处,分别位于王营、码头两镇,伊斯兰教主要在回民中信奉,正常参加宗教活动百余人;佛教活动点两处,位于吴集、码头两镇,信徒不多,香火不旺;分布在全区各个乡镇基督教堂(点)158处。有信徒3万多人,有三个教派,其中长老会67处13000多人,真耶稣教会58处12000多人,神召会33处9000多人。

民族:有回、苗、壮等20多个少数民族,3600多人。在我区少数民族居住相对集中的有一个民族村:码头镇张庄镇村,有回民185户781人;三个民族组:码头镇郑台村4组,有回民26户,126口人,吴城镇淮泗村6组和城南村7组,分别有回民25户,79口人和29户,93口人,居住在城区的回民有1100多人,多住在东街和北桥两个社区,除回族以外的其它少数民族,主要是近年从云贵川地区婚嫁入我区的,人口较少,居住分散,基本都在农村。

交通地理

淮安市淮阴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平原的腹地,因古代县域在淮河南岸(水之南为阴)而得名。地处北纬33°22′—33°56′,东经118°56′—119°09′。东与楚州、涟水相依,南濒洪泽湖,西与宿迁市泗阳县相邻,北隔六塘河与宿迁市沭阳县相望,中间半环抱淮安市的清河、清浦两区。淮阴区南北长62.5公里,东西宽38.5公里,面积为1264.10平方公里。区政府所在地在王营镇,为淮安市的“北大门”。

warpig(2014-10-2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