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匆匆,有多少年华随时光老去,看尽了碾做春泥的落花。时间流水,却又停驻了无数的花蕾为世人所欣赏。
“咿咿咿呀呀”远处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念腔,信步走着,不自觉地就走到了舞台前观赏了起来。只见两个小人在舞台上的影布里面打来打去,后面的唱曲还在“咿咿呀呀”的不断传唱出来。偷偷的跑到舞台后面,见到几个老人在影布后面手持操控帮控制着舞台上的“演员”做着不同的动作。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逐渐了解了这个独特的戏种,它的历史、它的唱腔、它的传说。
唐山皮影的唱腔是从一种纯说唱形式的“大福影”演变而来的,它是唐山皮影一种男女分腔的,有着多种腔调(如平调、花凋,阳韵平调、河东调.滦河调,吟腔),•多种板式(如太慢板、快三眼、慢二性、紧二性,三性、流水)的板腔体。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由于前辈艺人的发展创造,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它的主要伴奏乐器以前是一把小三弦,后来逐渐被四胡所代替。
唐山皮影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为主,题材大多来源于历史名著,主题积极向上,有的表现保家卫国的英雄,有的表现惩恶扬善的侠士,有的表现反抗压迫的勇者,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唐山皮影其唱腔为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紧板、快板等,伴奏音乐主要是四弦、二胡、扬琴、大阮、唢呐等,表现舞台及各种戏剧人物的不同情绪。
在这种戏种的形成中,还有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夹杂其中。
相传汉武帝时,一方士为解皇帝思念爱妃李夫人亡故之秋,取海底神石 ,刻成李夫人模样,置于轻纱缦中,灯光下宛如李夫重现。皮影由此而源,至宋、金、元时期呈现出极其繁盛的趋势,并由南至北,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地方艺术风格。饱汲滦河水滋养的唐山皮影是其中一朵独具魅力的奇葩。
夜色逐渐深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去了,离开了英武的花木兰、机灵的孙悟空、多愁而又善感的林妹妹。看着几个老人卖力的唱着,演着。文化需要的是年轻人的传承,皮影缺少的只是一个推广它的平台和广为人所喜爱的传播机会。
WIKI词条:http://www.wm23.com/wiki/uc/85971.htm
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lishu3012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50428238.html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003917113
微博:http://weibo.com/3003917113
互粉互赞互送梧桐子相互留言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