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介绍:
张俊(1086—1156),字伯英,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名将。 建中靖国元年(1101),时年16岁的张俊为三阳(今天水西北)乡兵弓箭手,“宣和初(当为政和六年,1116)从攻夏人仁多泉(今青海门源东南),始授承信郎”,成为入品的最低的武官。徽宗末年,参与镇压京东、河北起义军。靖康元年(1126),抗击金兵于东明县城(今河南兰考北),以功已升至武功大夫。五月,从河北、河东路制置副使种师中进援被金军围攻的太原(今属山西),种师中兵败榆次(今属山西),张俊率所部数百人突围南逃。十二月,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进至大名时,张俊随信德(今河北邢台)知府梁杨祖率3000兵马到大名,被任为元帅府后军(一作中军)统制。靖康二年正月,他率部镇压起义军李昱、张遇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后,不断升迁,阶官升至拱卫大夫。 建炎元年(1127)宋高宗即位后,张俊任御营前军统制。同年七月起,率部多次讨平叛军、起义军,升观察使,成为高级武官。建炎二年五月,镇压秀州(今浙江嘉兴)徐明,又升承宣使。建炎三年三月,苗傅、刘正彦兵变时,张俊正驻军吴江,随即率部8000人退回平江,从礼部侍郎、同节制军马张浚同议平叛事,是第一支平叛军队,平定叛乱后升领节度使。七月,改任御前右军都统制。建炎三年十月,金军完颜宗弼部南犯,宋高宗离杭州逃向越州;十一月,宋高宗逃向明州(今宁波),张俊任浙东制置使扈从。金帅宗弼占领杭州后,派斜卯阿里、乌延蒲卢浑率金军4000追击,当年除夕追至明州城下,金军自高桥镇攻西门,张俊部将刘宝,以及杨存中、田师中所部等抗击金军,知州刘洪道亦率州兵助战,金军战败,死伤以千计。建炎四年正月初二,金军又攻明州,张俊与知州“刘洪道坐城楼上,遣兵掩击,杀伤大当,敌奔北坠田间或坠水,俊急令收兵,夜,敌拔寨去,屯余姚”,宗弼派援军赶赴余姚再攻明州,张俊抗击于高桥,推托以高宗令其扈从,逃往台州(今临海),刘洪道等也退出明州,明州遂为金军占领。南宋则将明州的“小捷”,列为“十三处战功”之首,因“自金兵入中原,将帅皆望风奔溃,未尝有敢抗之者”,“中兴战功自明州一捷始”,“至此而(宋)军势稍张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