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位于中国北方海岸线的中部,西接广阔腹地,近代因该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受到重视。继而1891年
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遂因“一港一路”而兴,进而成为德日在华商贸
的中枢。近代青岛,在德租时期完成了从偏远渔村到商贸城市的演变;日治时期又兴起了以纺织为首的
制造业,转型为工商业城市,城市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伴随城市发展兴起的交通、建筑、通信、教育和科研等方面均在中国乃至亚洲占据重要地位。青岛城市
构建发展模式的西化从建置初一直持续了半个世纪,使青岛拥有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包括外国人)和较
高的开放度,居民对西方文明和现代化有着较高的认同感;相反也造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青岛积蓄不
深,而一度被指为“文化沙漠”。201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发布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
规划》,青岛被定位为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核心区域的龙头。随着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环
湾型大城市框架的构建,青岛将建设成为中国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国际海洋科研教育中心、东北亚国
家航运枢纽、北海旅游度假胜地和海上体育运动基地。2012年度城市科学发展指数排名发布 青岛居第
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