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的先民是东夷人,早在新石器时期,折射东夷风俗特点的文化活动就在已存在,如以陶制饮食器具所展示的饮食民俗和审美民俗,以鸟图腾崇拜为主要特点的原始崇拜信仰民俗,以墓葬形式和成年礼仪所展示的丧礼民俗、生礼民俗等。先秦时逐渐形成了以齐文化为主体的风俗,秦汉以后受到儒家文化影响而产生变化。其后的几千年间,青岛的风俗变化不大,只是融入了一些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特色,发生了一些局部的变化。20世纪上叶,大量外来民众来到青岛谋生并定居,遂将其家乡的风俗带来,经过不断的融合,逐渐形成了青岛今天以齐国海洋文化传统风俗为主体,融合进内陆各地风俗世象的市区民俗。
近代由于德日的统治使得市区的民俗附带上了些许“舶来品”,传统风俗和西洋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和谐共存。具体体现在民居方面,青岛产生了传统四合院、日式建筑与西洋建筑相结合的里院,现代则多以楼房公寓代之;婚嫁方面,新人既身着婚纱礼服、彩车迎亲,又有传统的吹打舞狮;丧葬方面,既有鲜花祭奠,又少不了传统的焚香烧纸,海葬和遗体捐献也开始逐渐被接受;节庆方面,除了必不可少的传统腊八、小年、春节、端午和中秋等,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也被大多数人接受。总的来说,青岛的民俗有独到的特色,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共和国初年的“移风易俗”、“破四旧”等来自上层建筑的政治性干预,使得现代人(尤其是市区生活的人)不再像过去那样理解和重视传统民俗文化并参与其中,更多地只是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看待。
青岛代表菜源于齐国饮食文化,以青岛本地原料为主导,以鲁菜的烹调技法为基础,综合国内外各菜系特点,是具有青岛地方特色的菜品。主要以海参、鲍鱼、干贝、对虾、螃蟹等海珍品原料,形成了清淡、咸鲜,保持原汁原味和营养成分的特点。烹调方法多采用薄、炸、溜、扒、蒸等。讲究咸而不齁、辣而不呛、甜而不腻、浓而不厚、淡而不薄。著名菜肴有葱烧海参、原壳鲍鱼、油爆海螺、雪丽大蟹、芝麻鲜贝串、辣炒蛤蜊、黄鱼炖豆腐、炸蛎黄、香酥鸡、红烧牙片鱼等。同时又吸收借鉴了传统川菜、粤菜、淮扬菜的制作工艺,采用本地原料,加以创新改良,推出了适合本地人口味的菜品,如酸辣鱼丸、麻婆豆腐、回锅肉、牛皮乳猪、蚝油牛肉、流亭猪蹄、大虾烧白菜、崂山菇炖鸡等。另外,红烧鲅鱼则是青岛人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
青岛地处北方沿海,盛产海产品;即便是在贫穷时期,吃贴饼子或煎饼时也要就着咸鱼、虾皮或虾酱。青岛特色小吃便多是利用了青岛地产海鲜,采用青岛传统烹调技艺烹制出的具有青岛地方风味、群众喜闻乐见、物美价廉的小吃。主要特点是“质嫩味鲜,滑润爽口”。其中十大"青岛特色小吃"指的是:春和楼三鲜蒸饺、海菜凉粉、烤肉串(鱿鱼)、酱猪蹄、鲅鱼水饺、三鲜锅贴、白菜肉包、海鲜卤面、鸡汤馄饨、排骨米饭。此外面食类的还有,馅饼、甜沫、油条、糖饼、绿豆糕、芝麻球等。在位于市南区西部的劈柴院美食文化园和东部的云霄路小吃街大多能够品尝得到。
崂山矿泉水:采自崂山及其余脉的地下深层花岗岩隙间,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最早的矿泉水。
青岛啤酒:以麦芽、大米、啤酒花和崂山泉水为原料,经德国原产百年酵母酿制而成。品质优良,驰名中外。
即墨老酒:以大黄米、小麦和崂山泉水为原料,经自然发酵酿制而成。品质优良,营养丰富,被誉为黄酒北宗。
华东葡萄酒:以欧洲引进的10余种名种酿酒葡萄为原料,采用德、意、澳等国的先进设备,以法国原产地命名控制标准酿制,品质较高。
琅琊台酒:采用回槽多轮发酵技术和串蒸技术酿造的浓香型白酒,是具有两千年酿造历史的著名白酒。
崂山可乐:为1953年国家科研人员在青岛开发的中国第一种碳酸饮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