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1] 全长2129千米,是我国第四大河,其名来自“海珠石”。当千里珠江流经广州城下时,江有一巨大的石岛,石岛长期被江水冲刷,变得圆滑光润,形如珍珠,称“海珠石”。由此,坐落该石的河流便称之为“珠江”。珠江的名称还有另一个说法。传说有一位波斯商人,偷了他们国家的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来到广州拍卖,由于此珠是镇国之宝,所以波斯国王派人携巨款来广州,把宝珠买了下来。当他们乘船回国时,拿出宝珠来欣赏。突然,宝珠飞起,坠入江中。后来宝珠化为巨石,熠熠生辉,人们便将其称为海珠岛,“珠江”也因此得名。
珠江夜游【海心沙】点击大图
珠江夜游【海心沙】点击大图
珠江河上11座桥:人民桥、海珠桥、海印桥、洛溪大桥、珠江大桥、广州大桥,还有新建的解放大桥、江湾桥、华南大桥、鹤洞大桥,和猎德大桥,以及珠江过江隧道,把珠江南北两岸和芳村区连成一片;两岸星级宾馆、商厦林立:白天鹅宾馆、华厦大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广州宾馆、广信江湾大酒直耸云天;夜晚,两岸灯火璀璨,明月高悬,“珠江夜游”游轮载着满船游客自西向东,轻泛珠江水,共奏欢乐曲。
工银牡丹卡号游船
工银牡丹卡号游船
东、西、北三江各在入海处冲积成一个小型三角洲,连缀而成珠江三角洲,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各小三角洲的前缘仍以每年约100公尺左右的速度向海中发展。三角洲上河网密布,大小河道百馀条,互相沟通,交织成网,最後分别经由虎门、蕉门、洪奇沥、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个口门流入南海。珠江水资源丰富,仅次於长江,航运也很发达。广州黄埔港以下可通万吨海轮,千吨轮船溯西江可到梧州,小轮船可上达柳州、南宁。可通行轮船、驳船的航道近5,000公里,航运价值仅次於长江而居全国第二位。桂江上源漓江,通过灵渠可通长江流域的湘江。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粮食、蔗糖、桑蚕和淡水鱼重要产地之一。[2]
大沙头码头
这个曾起飞过革命的飞机、担当广州水运枢纽角色的地方,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广州滨水风情特色的旅游休闲胜地。大沙头游船码头是广州最大的珠江游码头。地处广州 市最大的滨水休闲广场――港湾广场,岸线长450米,拥有12个泊位,能同时停泊12艘珠江游游船, 2011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占广州市珠江游游客接待量的一半以上。
大沙头游船码头于广州市市中心,东邻东湖公园和二沙头省体育集训中心,西邻东堤桥、海珠桥,隔江与滨江大道相望,交通十分便利。大沙头客运站由解放初期的40多家私营船务行于1954年3月组成联营,1956年3月全行业实行公私合营合并而成。大沙头客运站曾经是是广州连接珠江流域沿岸各大、中、小城镇的水路客运始发点和终点。日最大通过量为4万人次以上,由于九十年代中后期水路客运受陆路客运飞速发展的影响,大沙头客运站逐渐取消了各条航线,转型为以珠江游为主的旅游码头,现在的大沙头客运站拥有现代、智能化的售票大厅、综合候船大楼、有250个小型车车位及30个大巴车车位的大型停车场、1层商业区、800米长的景观堤岸及3万平方米江畔生态公园等配套设施,是目前广州整体配套设施最完备的珠江游游客集散中心和最大的珠江游游船“母港”。
如今的大沙头游船码头位于珠江广州河段的黄金水域,东接海印大桥,西临江湾大桥,地处广州 市最大的滨水休闲广场――港湾广场,岸线长450米,拥有12个泊位,能同时停泊12艘珠江游游船, 2011年游客接待量超过100万人次,占广州市珠江游游客接待量的一半以上。码头拥有现代、智能的售 票大厅、综合候船大楼、有250个车位的大型停车场、1层商业区、800米长的景观堤岸及3万平方米江 畔生态公园等配套设施,是目前广州整体配套设施最完备的珠江游游客集散中心和最大的珠江游游船 "母港",码头在建工程完工后将是广州市集旅游、娱乐、购物、餐饮于一体的最具特色的全开放式的 滨江休闲胜地,堪称广州"外滩"。
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是广州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轮渡码头,天字码头含有广州第一码头之意,是清代迎送过往官员的专用码头。当年林则徐在此登船前往虎门销烟,掀开了鸦片战争的序
天字码头
天字码头
幕;孙中山在此登船北伐,去谱写消除封建割据,结束半殖民地中国的历史。天字码头,是广州市客轮公司经营的过江及旅游专用码头。
珠江广州城区段有不少珠江夜游船,在天字码头的游船有信息时报号、广东电台号、花城明珠号、珠水明珠号、珠江明珠号、翡翠号、天字一号、天字三号和银鸥游艇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