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人民政府成立】 1948年1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围攻保定。11月22日凌晨,驻保国民党军政人员逃往北平。解放军随即入城,行政人员也陆续进城,建立保定市人民政府,为冀中区 直辖市 。
【河北省会】
1949年8月1日建河北省,保定为省会,8月9日建立保定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8年4月省会迁天津,11月29日,保定专区所属22县1市分别合并为保定市、定县(现 定州 市)、 阜平 、 涞源 、涿县(现 涿州 市)、 易县 、 高阳 、 徐水 、 安国 、 唐县 10县(市)。1960年2月,专、市合并称保定市。1961年5月恢复保定专区建制,市属各县变专区所属,合并的大县陆续撤销。1962年恢复22县1市建制。1966年省会返迁保定,1968年迁石家庄。
【保定地区】
1968年8月18日,保定专区改保定地区,建保定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为保定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由地区析出,复为省辖市,满城县划归,1986年5月7日增辖清苑县,保定市辖新市区、南市区、北市区、郊区和清苑县、满城县4区2县。1987年撤销郊区。
【地市合并】
经国务院批准,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区和保定市合并,建立新保定市。
[编辑本段]
荆轲 ,燕大夫 郭隗 ,汉昭烈帝 刘备 ,宋太祖 赵匡胤 ,地理学家 郦道元 ,数学家 祖冲之 ,戏剧家 关汉卿 、著名谏臣 杨继盛 、京剧艺术家 盖叫天 等名人志士辈出。保定教育渊源,人文灿烂,宋有州学,明有府学,清有莲池书院,北洋军阀 冯国璋 、清末状元 刘春霖 等一大批清代官员和教育家曾毕业于此。保定是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发祥地,曾以此培养了 蔡和森 、 赵世炎 、 周恩来 、李维汉、李富春、 邓小平 、 陈毅 、 聂荣臻 、 蔡畅 、 向警予 等一大批中国早期革命家。保定是将军的摇篮,我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就建在保定市东郊,保定军校曾培养出 吴佩孚 、 孙传芳 、 蒋介石 、 李济深 、 叶挺 、 张治中 、 傅作义 、 陈诚 、 白崇禧 等1700多名将军。清末保定称为学生城。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还曾是 义和团 活动的重要地区,北方 辛亥革命 的发祥地,河北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 红旗谱 》、《 小兵张嘎 》、《 野火春风斗古城 》等都记载着保定昨天的辉煌。
保定老调
老调,又名老调梆子、老生调,从元代时尚小令“河西调”变化而来。“河西调”是流行于燕赵民间的一种小曲,清初曾在 白洋淀 周围和潴龙河以西的广大农村游行传唱,当时的民间花会也多唱此调。后来,一些艺人在“河西调”的曲调中加“滚唱”开始在舞台上搬演故事,成为老调剧种的雏形。老调剧种的成熟最晚不迟于请出清初咸丰年间,清末民初为它的鼎盛时期,曾有演出班近20个,除冀中广大农村外,其足迹还到过保定、北京、天津等城市,涌现出了韩大仓、高老寿、肖宽玉等一批老调艺人,剧目如《雕寇》、《临潼山》《忠保国》等100余个。到抗日战争前夕,老调艺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达到了空前繁荣。全国解放后,老调迎来了它的又一个兴盛时期。从1958年至1991年,老调曾先后5次进首都北京演出,《 潘杨讼 》、《 忠烈千秋 》两个优秀剧目被拍摄成电影艺术片在全国发行放映。
保定老调的艺术形式,以舞台表演为主。在它在孕育形成的过程中,曾吸收借鉴了清中叶流行于冀中一带的说唱艺术木板大鼓以及由南方流入京城周围一带农村的高腔“大戏”的音乐形式,使唱腔显得雄浑宽厚、粗犷高亢,给人一种深沉凝重、威严雄壮、气势恢宏的感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