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于是“云”应运而生,但凡冠上“云”这个字眼,即使再普通的词汇也会变得不落俗套,比如:云计算、云服务、百度云、阿里云等。于是,我也给我的梦想冠上一个“云”。
那什么是云梦想呢?维基百科上没有,百度百科上也是没有的。在我看来,云梦想就是十分拉风的梦想,甚至有些不着调。梦想够拉风,行动才会与众不同。
初入大学,我的云梦想是当上班长、进入院学生会、拿国家奖学金。然而事实是,院学生会竞选落榜,国家奖学金没资格,最终成为了学习委员。梦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但是,第一次云梦想的破灭让我收获了另一番生动有趣的经历。
院学生会竞选落榜,我进入了工商系学生会,一个充满“家文化”的学生组织。这里没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没有繁琐的条条框框,只有学长学姐和师弟师妹。第一次协助部长举办活动,第一次写活动策划,因为没有组织活动的经验,难免会有磕磕绊绊,但在磕磕绊绊中,在激励鼓舞中,我收获的是团队合作与责任意识的扶摇直上。
国奖没有资格,并没有浇灭我心中渴望成功的火苗,它反而像是一瓶氧气,竟起到了助燃的作用。《中国合伙人》曾经有一句让我听了热血沸腾的台词:梦想是什么?就是你坚持了就会感到的幸福的事。确实,坚持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但是在亲身践行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的是,我坚持了,感到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确切的是,过程很痛苦。
每天早起、认真上课、勤工助学、组织活动。。。。。。每一件事情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过程都是痛苦的,坚持下来都是需要毅力的。很庆幸,自己可以在涅槃中重生,体会到取得成果后的幸福。因为我做到了。有梦想不一定创造奇迹,但是没有梦想一定难以创造奇迹。
说到班级任职,大一时阴差阳错的当上了文娱委员,本身自己是偏内向的,尽管认识我的人都说这是个伪命题。但我真的是内向的。我喜欢在台上演讲,但是做不到从容自如,我喜欢滔滔不绝,但总是毫无逻辑,所以很是羡慕那些可以口若悬河的同学。
文娱委员就是娱乐大众也娱乐自己的差事儿,我要学习如何在大众面前做好一个主持人,如何在冷场的时候化解尴尬,如何在遭人责难的时候面不改色、从容以对。慢慢的,我才发现,其实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现在,如果有人对我说:你怎么这么矮?我会微笑的告诉他:浓缩的都是精华,因为我矮,所以我优秀。
至于学习委员,最初也是赶鸭子上架。因为要经历一年没任何权利还要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任职,再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份差事,所以我中奖了,而且是发自肺腑。从这一点来讲,党性觉悟还是蛮高的。
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拿我作比喻:假如在幼儿园,XX同学是老师的小助手,每天发布老师的信息,收缴作业,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老师的跑腿的。。。。。。后面说的什么不记得的了,但是,一位同学的玩笑,我至今记忆尤新:现在也是老师给跑腿的。
其实他说的一点都没有错,大学的班级干部更多的是服务同学,有时我在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刚刚开始时可以为了一个职位而在讲台上成功的推销自己,到最后却一点激情也没有了呢?更多的是选择当一位采菊东篱下的隐士,远离繁杂事物的干扰。就这样,让最初的梦想被现实一点一点地消耗殆尽。无关对错,只是每个人权衡的利与弊不同而已。
大学四年,每个人的经历各不相同,怀揣着一份梦想,就是坚守着一份执着,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所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最终都会成为简历上有竞争力的砝码,当然,考研、考公务员的就另当别论了。
很喜欢超级演说家里的刘媛媛,记得有一期她的演讲主题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但是她却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尽管不平等依然存在,但是这只能决定起点的高度,不能决定我们人生的高度。寒门出贵子,我不是贵子,但至少我可以坦然的说我不是败家子。
我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有自己的云梦想,那就是让自己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到来源于我的正能量,我最真诚相信的东西,往往就是最有力量的。
励志成才,用梦想编织自己的人生故事。引用刘媛媛的话说,这个故事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就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你有云梦想吗?你的梦想够拉风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