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有名好石板,自古到今美名传。”走进清涧县城,会令人顿时觉得清涧就像是刻在青石板上的一幅民俗版画,石板城、石板街、石板路、石板巷、石板院、石床、石桌、石凳……青石板上留下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据考证早在汉代就有关于石板的记载。有人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清涧青色的石板是上苍对这块黄土的眷顾,大概上苍为这漫漫黄土太过于深沉、悲怆、寂寥、野蛮而在这黄土黄水之间埋下了千层、万层石板,给这黄土增添了一分情趣,更给这漫漫黄土浸入了一分铮骨,滋润了一抹灵气吧。
吴伯箫、贺敬之和贾平凹等文坛巨匠都曾为之撰文赋诗,赞不绝口。“谁不知清涧出石板,大街上铺的平展展”,当代著名诗人贺敬之这样赞美清涧的石板。贾平凹先生写过一篇《清涧的石板》,他在一位老石匠的指引下顿悟到:“是的,清涧的人,民性就是强硬,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一面朴实无华的石板,锤錾下去,会冒出一串火花,他们死去了,石板却又要在墓前竖起来。他们或许是个将领,或许是个士兵,或许是个农民,或许是个村儒,但他们的碑子却冲地而起,直指天空,那是性格的象征,力量的象征,不屈的象征。”
“小时候坐的是石板,睡的是石板,玩的是石板,学习的课桌也是石板,可以说完全生活在一个石板的世界里。”在很多清涧老人的记忆中,那青色的石板的“诱惑”,犹如小伙子一见钟情喜欢的姑娘。和喜爱的女子坐在石板上谈情说爱,和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漫步在石板上回忆往事。青石板,是多少人青春的笑脸和爱情的见证,奋斗的足迹和收获的喜悦。
而今,清涧县全力打造“绿色清涧、活力清涧、魅力清涧、人文清涧”,石板又成为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在清涧县210国道西侧笔架山山脚砌起一道长202米,共32块的石板文化墙,雕刻内容主要是历代名人对清涧的题词。在秀延广场、清涧公园、笔架山休闲广场等8个广场上,用石板雕刻而成的建筑更是形态各异,数不胜数,文化墙已经成为魅力清涧的一道新风景。
清涧石板,石板清涧,风景这边独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