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羌地,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或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扩建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于见史。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宁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省垣周围正式成立西宁市。
西宁古称“湟中”,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西宁曾是西汉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基地,是丝绸之路青海道的通衢、沟通中原与西部边地的重要城镇,也是历史上“唐蕃古道”必经之地。今天的西宁市为兰青铁路终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起点,依然是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交通要冲。
西宁位于青海境内湟水河畔。湟水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正是这条河创造了黄河上游著名的河湟文化。自古以来人们都将黄河流域看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河湟文化则是黄河源头人类文明化进程的重要标志。河湟文化以其鲜明的风格和较高的水准在中国早期文化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河湟文化板块包括以柳湾彩陶文化为代表的远古文化,以民歌“花儿”艺术为代表的青海民间文化,和以塔尔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品牌亮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