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中国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我身为一名济南人,对闵子骞的大名早有耳闻,在解放路东边,就有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叫闵子骞路,据说这个路就是闵子骞当时住过的大概位置。
济南百花公园西邻的济南孝文化博物馆,进大门,迎面是一处新建的仿古庙堂,墙上有一个写有“济南孝文化博物馆”的牌子,欧阳中石题字。再沿着庙堂往北走,20多米处就是一座突起的坟墓。只见该坟墓高约3米,封土直径约5米,呈圆形,四周有多尊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等石像,还有两棵古树。北侧立着一块刻有“闵子骞墓”字样的石碑,上面还有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说明。
子骞以纯真至孝处理与继母、父亲的关系,是中华传统伦理、孔子孝道文化的生动体现,对于后人敬老孝亲,具有一定的启发教育作用。2006年11月,民间文学《闵子骞的传说》 孝子闵子骞,被山东省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济南市历城区和济宁市鱼台县共同拥有。保护、弘扬传统孝道美德,对于教育青少年尊老敬贤、促进家庭和睦、提高公民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文化名市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闵子骞,他是我们济南的象征,济南的标志,也是我们济南人的骄傲,希望他的优良品德我们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