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课,一共要了我们一生中的108个小时,我顿时觉得心好累。
——题记
还记得小时候,那些个站在讲台上,吃着粉笔灰的常说:“你们这一届是我带过最差的学生。”
说到这好多人都笑了,冒昧一句:怕定是与我产生了共鸣吧?便也无需多言,诸君心下自知。但当时恩师一句戏言我们都信以为真。直至今日步入大学的殿堂,才一如恍然。恍然的还有老师的泉水之思,想来真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以枉然”了。
上大学了,再也没有了学习压力大,任务繁重的感觉。老师讲完课就再也见不到了,下次见面只能等到下周的同一时间喽。然而,到了大三却又像是突然回到了高中,只不过如今学习变得更自觉,更主动了。这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位老师——杜延庆。
第一次上网络营销课的时候,他告诉我们这门课程至少要花费108个小时,我顿时就觉得心好累。他又讲这学期大家要参加中国互联网协会举办的“网络营销能力秀”比赛、百度营销大赛还有电子商务专业实习,我又突然觉得人生都明亮了起来。他让我感到专业触手可及,不再像从前那么渺茫。这时候,108小时也不觉得多了,因为它是如此的有意义,想想还觉得不够用呢。第一堂课,他为我开启了专业的大门。
网络营销能力秀比赛刚开始的时候,老师让大家建立一个微信群,方便同学们和老师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一开始我还以为这只是说说而已。后来,老师经常在群里发布关于比赛的消息。同学们有了问题发在群里,老师都会逐一解答。有一天凌晨1:35老师还回复了同学的问题,这件事让我感触颇深。第二堂课,他教会了我什么是认真的态度。
有一天,上课的时候大家都问老师为什么AR值涨得这么慢?为什么观点审核的这么慢?有时候还要面对红色的“未通过”。老师就说大家不要太着急,年轻人就是心态不稳,急功近利,付出一点就想立刻得到回报。大家要放下功利心,踏踏实实地去做好手头的每件小事,日积月累一定会有进步的。同时,我们所学的专业不一定在工作初期立刻凸显出特点,发挥一定的效力,但要相信,它已渗透进我们的能力之中。第三堂课,他教会我要放下“功利心”。
······
这个男人教会我们的何止如此。他大谈这世间鸿图,他俯瞰这万物悲欢。他如神祗般高傲,却似故友般温吞。道真是“情最家乡浓,似是故人来”之意。
我敬之,念之,恩师如斯——杜延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