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罗山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集音乐、绘画、民俗、戏曲为一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气质,它长期根植于民族文化艺术的沃土中,汲取了丰富的民间艺术养料,生动、具体地反映了罗山民众的社会生活,是罗山县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本文主要从民俗学的角度入手,综合运用文学、戏曲学、艺术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信阳罗山皮影戏的田野调查研究为基础,对罗山皮影戏的产生与发展、戏班习俗及皮影戏的保护开发等方面进行阐释,力求系统、完整地对皮影戏与民众生活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全文分为绪论、主体和结语三个部分。主体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总体概述皮影戏,主要是从皮影戏的产生与发展,概括出罗山皮影戏发展的人文地理环境,并对罗山皮影戏的起源与历史演变进行探讨;第二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罗山皮影戏的信仰习俗,戏班演出习俗,表演场所选择习俗角度进行研究;第三章,结合罗山皮影戏的剧本、表演语言、社会功能等方面,概括罗山皮影戏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