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以来,琼中县以整治庸懒散奢贪专项工作为契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在农村基层一线推进“三个创新”,从方便群众办理日常事务入手,着力构建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为民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服务群众意识,切实彰显执政为民的宗旨理念,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创新服务平台,着力构建“转换角色、集中统一、分级办理”的为民服务新平台。琼中县集中有限的财力,投入1000万元,在长征镇、上安乡、吊罗山乡等3个乡镇试点建立了“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将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及相关服务项目统一纳入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达到整合行政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实行集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的目的。凡是属于乡镇一级审批办理的事项,只要材料齐全、条件具备,在服务中心都能够及时予以办理。
在此基础上,把为民服务平台向更深一级延伸,在全县选取鸭坡等4个村委会先行试点,设立了“便民服务站”。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乡镇民政、计生、国土、小额信贷等多个岗位定期进驻村委会为群众提供办事服务,实现“群众跑腿办事”向“干部上门服务”的转变,让农民群众农事办理不出村、矛盾调解不出村、农技推广不出村、一般审批事项办理不出村,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在鸭坡村委会,湾岭镇两名小额信贷工作人员长期驻村办公,随时为群众办理信贷业务。村民们还可以通过刷卡机在村委会直接查询小额贷款、惠农资金以及各类补贴的到帐情况,真正实现了便民、惠民。
二、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新模式。在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设置信访治安、民政优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农业科技、国土规划、畜牧兽医等岗位,组建统一办事的平台和公共服务的窗口,办事手续由繁变简,办事形式由暗变明,办事速度由慢变快,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协调运转,做到“符合条件立即办,材料不全帮着办,多头管理协调办,跟踪服务主动办”,大大缩短了办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群众进一道门便能办完所要办的事。2012年底,根据县委、县政府扶持特色产业发展战略,长征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全镇136户种桑养蚕农户统一办理申领手续,在2天之内将种桑养蚕补助资金7.7万元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为桑农及时购买农药、肥料,加强桑田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创新管理理念,坚持“一切以群众为先,一心为群众所想”的新理念。每个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承诺服务事项做到“八个公开”,即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经办人和监督电话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全部公开,使前来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各项事务的办理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杜绝了暗箱操作,防止了吃、拿、卡、要现象,从源头上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群众由过去的“进机关求人办事”变为现在的“进中心接受服务”。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群众的窗口,树立了廉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共接待群众6507人次,接受群众政策咨询2638人次,接办业务372项,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15起,发放各类补助资金51.5万元。实践证明,乡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极大方便,已成为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
为巩固扩大集中整治庸懒散奢贪专项工作成果,琼中县委明确提出:2013年全县10个乡镇实现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全覆盖,100个村委会村级便民服务站覆盖率达30%,进一步加强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为民服务工作水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