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名人——向小平

家乡区县: 南充市南部县

      他单单瘦瘦,显得高大,一张白黄似乎有点菜色的脸,很难想象他就是曾被中央军委授予的战斗英雄。向小平198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8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用三十一枚子弹打死敌人三十名,打伤一名敌人,成为名扬天下的神枪手。他曾任解放军某部副营级军务参谋,转业后到重庆海关做保密工作至今。下面记叙的就是他当神枪手的英雄事迹。百练成钢     1966年,向小平出身在南部县太华乡二村一个贫苦家庭。其父向维俊也是一位立过二、三等功的解放军战士,1964年退伍后任生产队会计,1978年因患病仅38岁就去逝,家庭只剩6个小孩和多病的妻子。其母无奈带着年龄小的三个儿女改嫁到青海省共和县农村入户,把3个大点的儿女留在太华,向小平便是其中一个。三姊妹饱一顿,饿一顿,几个月之后骨瘦如材。多亏么叔、舅父和乡亲照顾,么叔晚上抽空帮挑水拿柴,给点少量零用钱。1979年秋季,么叔帮忙到生产队给三个侄子分谷子,由于三个孩子无力挣工分,生产队拒绝分粮,么叔和队干部吵打起来,还受了伤,三个孩子抱着么叔哭到深夜。母亲在青海听到这情形,只有回到太华把留下的三个儿女也带到青海。继父仁慈,把儿女当亲生,不单养活,还送儿女读书,两口子养活6个儿女非常艰辛。悲苦的生活给向小平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慢慢在长大后就产生一种进发力量,这力量成了在猫儿洞当神枪手的内在动力。    1984年,向小平在青海读完高中,因无户籍不能报考大学,又回到老家在定水中学复习,高考未中。儿时就喜欢舞刀弄枪的他,非常羡慕当一名解放军,同年12月向小平报名参了军。当连长把乌光铮亮的钢枪交给向小平时,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入伍后听人介绍团长魏国来的英雄事迹,在解放战争中,曾用120发子弹,消灭113名敌人。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下了“我一定像魏国来团长那样,做一名英勇的神枪手”的誓言。有了这个志向,向小平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做神枪手的基本功上,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除部队参加射击训练外,把大部分休息时间都用在基本功训练上。在雪地里练瞄准,按规定半小时应该休息一次,但向小平趴下就是3个小时。执枪要稳, 必须练臂力,坚持每天早晚在床上练俯卧撑,中午休息在草地、山坪、路边练,一练就是两三百个俯卧撑,练得满头大汗,全身乏力。为了练卧姿、跪姿和立姿,专门到小山包上练,三种姿式各练一小时,简直练入了迷。他常常在梦中练,有时被战友喊醒后,还在说梦话“这一枪把敌人果真打死了”。百发百中     向小平入伍后,就参加了自己多年梦想的射击训练,头几次射击,在教练的指导下虽然打得不是全好,可认真撑握了准星、缺口、目标三点成一线的射击要领。由于基本功练得好,以后若干次都是百发百中。在新兵连全师射击比赛中,十发子弹五个点射,全部命中,获第一名。第二年5月参加全军射击选拔赛,打150米距离侧身跑步靶,向小平用20发子弹命中14发,获第二名。临战前训练中,向小平改用狙击步枪训练,一千米俯角射击全部命中,一千米仰角射击全部命中,一千米五发子弹平射又全部命中。这年二月的一天,全团狙击步枪手集中在一起进行射击训练,一只鹰从山后飞来,若无其事在射击手的头顶盘旋,射手们纷纷举枪射击,可这只鹰并未因子弹的呼啸而惊慌。向小平举起枪把标尺定到六百,枪响鹰落,子弹不偏不倚从鹰的肚子中间穿过。向小平好不得意,当时脱口说了一句近乎神话的大话:“当今生今世,凡是我枪口下的目标,都是中心点!”1988年,向小平所在部队奉命参加对越反击战到云南前线作战,所在连队奉命守卫在一个小盆地里,前方和两侧都被敌人占领,敌人凭借有利条件经常向我军阵地打枪发炮。为了反击敌人挑衅,保卫阵地的安全,上级决定派一名狙击手,到盆地后侧的39号阵地开展冷枪歼敌活动。向小平积极向领导要求,争取了这个任务。     39号阵地是个小山包,上面怪石林立,到处有敌人埋下的地雷。向小平来到这里,迅速排除了60多个地雷,精心确定了7个观察点和11个射击点,他一天到晚都在寻找歼敌目标。常常像壁虎似的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身下的乱石顶得他疼痛麻木,成群蚊子轮翻向他进攻,但他全然不顾,只是专心致致地搜寻目标。一旦发现敌人,把枪机一扣,那敌人的脑袋就开花没命了。向小平独自一人战斗在39号阵地上,寂寞、疲劳、紧张、危险包围着他,但他以顽强的斗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战胜了困难,一刻也未停止战斗。凡他发现的目标,无论坐着或站着的,还是跑着的,没有一个逃脱他的神枪。有一次接连下了几天雨,向小平仍伏在观察点待敌。由于淋雨太久,生病了,连续四天发高烧,浑身无力,连手也抬不起来。这时我军送来了目标信号,向小平一下子来了劲,跳起来跑到射击位置,一枪结果了一个正在朝我方阵地窥测的敌军侦察员。当向小平回去的时候,总觉得头昏脑涨,迷迷糊糊地一下跌到了两米多深的崖下,他醒过来艰难地回栖身之地,想喝水,水没有了,想吃罐头,可是没力气打开。他看到身旁有两棵芭焦树,心想芭蕉猪能吃,人也可吃,于是爬过去抱着芭蕉树啃起来,然后昏睡在巴蕉树下。第二天,几个战友来到这里,把他抱在怀里,一个个失声痛哭起来。     在这40多天里,向小平以31发子弹,击毙敌人30个,击伤敌人1个,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88年,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亲自签署命令,授予向小平“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几十家报刊、电台相继报道了向小平的英雄事迹。1989年,向小平被评为全国“十佳”青年。百信无疑      当一位记者在采访向小平的英雄事迹时问道:“向小平,你怎样当好这神枪手的?”向小平低着头,把双手放在膝盖上,多久不答话。记者又继续说:“快说说吧”。向小平很慢地抬起头看着记者和陪同记者在一起的部队宣传股吕股长说:“我取得成绩是全团战友共同努力的结果。”记者心想,天啦,扯到那里去了,他一个人端枪打死打伤敌人,怎么是全团战友共同努力的结果呢!莫非英雄事迹不真实。过去也出现过嘴巴吹出的英雄的虚假事实。这位记者决定要多方核对事实,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一共打死多少敌人?都是什么时候打的?”记者又继续追问。向小平回答“我自己到底打死多少敌人,我也不知道,打的地点我很清楚。阵地上共有9个射击点。”记者又问:“敌人是你打死的,你怎么说不清楚。”向小平马上解释说:“阵地地形复杂,我瞄准一个敌人打一枪,敌人往下一缩,我就看不见了,弄不清是死了,还是伤了。”“谁又能证实你打死30个,打伤一个呢?”记者很惋惜地说。“我不知道。”向小平答话很稳重。       在旁的吕股长赶紧开了腔:“向小平不知打一枪是打死还是打伤,只有其它阵地的同志才能观察清楚。每次向小平打死一个敌人,别的阵地上的战友都写来了证明。”吕股长说罢又递过来一叠订在一起的证明条子。记者一张又一张看着这条子内容:我叫周余府,是××观察所所长,原是三炮连副连长。8月23日18时30分,八连战士向小平对我方观察的敌人进行射击,我用15倍望远镜观察,亲眼看到××山上一名越军枪响人倒。过了15分钟也就是18点45分,有两名越军出洞抬尸,并送下了阵地。      我叫赵军,是××阵地×团观察员。9月8日12点,在本哨位看到向小平向××阵地西北侧射击,击毙正在观察的越军一名。     我叫魏宏亮,××阵地8号哨位的哨长,经我观察,看到向小平向××高地射击,击毙一名越军。……     一张张潮湿发皱并沾了黄泥的证明信,让记者信服无疑。这时记者的采访气氛异常活跃,畅所欲言,向小平接着在记者追问下谈了打死那么多敌人和打第一枪的感受。    “我一到猫儿洞,觉得天地间骤然变得那么小,小得我们3个人都搁不下。我持枪守在洞口,眼睛挣得老大,听到外面风呼呼地吹,天好黑啊,我害怕了。后来,我们阵地王新昌战友牺牲了,还有相处好的战友又牺牲了,我心里难受啊!我必须给这些战友报仇,心中立下用神枪歼灭敌人的壮志。还遇到一件事更引起我怒恨。有一天傍晚,我们前沿阵地用小炮打零散的敌人,因为炮未打中,有两个小鬼子不往洞里钻,还得意洋洋朝我们摆手,真把我气坏了,我迅速爬上一个射击点,一枪过去就打死一个……”      接着向小平又谈了打死第一个敌人的感受。“8月11日下午,出了太阳,离我们大约800米的越军阵地上,我看到有五六个越军在活动,我悄悄爬上隐蔽的位置。新兵曾怀志也爬过来观察,刚趴那会,我慢无感觉。我把标尺定到八百,子弹推上膛,枪管伸出去,可当我从狙击步枪放大2.5倍的瞄准镜里,看到“

苏昀(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