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里的戏

家乡区县: 天水秦州区

  这是一个天水秦州区西部的一个镇的一个村,住在山里,与礼县毗邻。是秦之祖先圣地。记得小时候,这一代风行皮影戏。一到年关岁末或者节日,都要唱皮影戏。可别小看这里的农民。虽然双手长满了茧子,但刻雕的皮影那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阔别家乡已是10多年,没想到唱皮影戏的还是以前的那个几个“老把式”。刚开始还有10来个人,后面就我家人在等我,还有几个孩子打闹。记得20多年前,一逢庙会,农村的皮影戏非常热闹,人山人海,个个穿上新衣服,帅小伙子,年轻漂亮的女子娃是皮影场上小伙子追逐的目标。。。。。。
那时候皮影戏是山里的“精神食粮”,看戏场上,懂行的侃侃而谈,已经预知下一情节。台上戏子大声唱唱,台下观众小声唱,台上台下可以互动起来,最热闹的还是孩子们,一会钻到戏台下面,一会挤到到人群里,免不了让台上戏子踹一脚,或者被那个大人收拾一顿。
茶余饭后,一个二胡一拉,随便一个村民就可以来两段。这几年经济大潮的冲击,青壮年纷纷走出家门,下浙江打工,上新疆捡棉花,去内蒙搞建筑,腰包开始鼓了起来。见过识广了,对皮影戏那是不屑一顾了。好在好几个地方把皮影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了。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有甘肃环县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2003年环县道情皮影被文化部列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之一,2006年5月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清旺也和其他道情皮影艺人被文化部和中国文联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杰出传承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宣布,正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已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中国雕版印刷技艺、汉字书法、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花儿(民歌)等之后,我国今年新入选的非遗项目,至此中国已有29项世界“非遗”。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又称牛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祥于中国陕西,天水,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

赵秀红(2014-10-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