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变革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超前谋划,求真务实,立足自身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把产业集聚转化为规模效益,才能突破地方经济发展瓶颈。”河南省郸城县县委书记刘广明说。
作为一个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的传统农业大县,郸城县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食品工业强县、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等荣誉数不胜数。
坚持科教兴县 依靠人才驱动创新
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后,郸城县及时调整充实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办公室,做到人员编制、工作场所和经费保障“三到位”,健全五项机制,实施九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激发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业创新效应。
郸城县教体局局长刘现营介绍,自2008年以来,该县教育经费投入超过30亿元,每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预算总支出的28%以上。
此外,郸城县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为平台,引导、帮助企业引进高尖端科技人才,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著名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名,聘请各大专院校高级顾问48人,常年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达到10人以上,高级工程师16人。
我们县还通过建设专家楼、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和优先选拔重用等形式,为留住人才提供有力保障。同时,该县产业集聚区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占到总投资的6%以上,建成了科技研发大楼、郸城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先后建成了2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1个院士科研工作站;县级以上科研机构12家等技术平台;设立了35个项目研究室、10个中试车间和80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购置各类先进仪器装置设备350多台(套),为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提供了良好平台。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郸城县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今年上半年,郸城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5亿元,同比增长20.6%,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周口市前列,科教兴县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跨越提速的新引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