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发端,到1895年月17日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签字结束,以给华夏大地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黑云压城城欲催,一时国人有民族前途暗无天日之虞。
大厦摇摇欲坠之际,腐朽的满清并未停止或缓慢其昏庸的末日行程的脚步,同时也为自己的病入膏肓、郁郁而终培育掘墓人。
袁世凯就是这众多掘墓人中作用显著的一位。
史载,甲午战争之后的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廷痛感八旗绿营不可救药,防军练军也不堪重用,打破原有的窠臼另练新军即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1894年底,前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受膺重命,在天津新农镇练就新军10营,其中包括步兵3000人,炮队1000人,马队250人,工程队500人,共计4750人,号“定武军”。正当胡燏棻要大展拳脚之时,清廷却将之调任津卢铁路督办,改由前驻朝鲜商务监督袁世凯接办。袁世凯奉旨接替胡燏棻上任后将原兵额招足至7300人,将“定武军”改名“新建陆军”,史称“小站练兵”。清末新军,由此开始。
小站距天津东南70里,原名新农镇。清同治十年(1871年),周盛传部盛字军屯防于直隶青县的马厂驻扎;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屯防需要,在马厂和新城(今属天津滨海新区塘沽)之间修筑了“马新大道”,沿途设立驿站。光绪元年(1875年),盛字军主力由马厂移屯津南涝水套,这里是大沽以西的第5个驿站,军士习惯称小站。小站北侧驻扎亲军营;为活跃防区经济,周盛传在亲军营南侧筑“新农镇”(兴农镇)和买卖街,由此成为后来小站镇的雏形,此即今日小站镇地名的由来。
1894年,在李鸿章的军事顾问汉纳根的建议下,清廷派遣长芦盐运使胡熵菜在小站以德国陆军操典编练“定武军”十营,计4750人。该军各级军官多为淮军将领,另外还选拔了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生何宗莲、吴金彪、曹锟、田中玉、刘承恩等担任教习或军官,并购买西洋先进武器,期望以新式装备、新法训练形成新的军队阵容。不久,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芦铁路。袁世凯奉旨接替胡燏棻后,立即将“定武军”进行扩编改造;全部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即成“新建陆军”。自此,“小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中国日后各自雄踞一方、相互征伐不已的军阀武夫们的摇篮。
袁世凯在小站设立了“新建陆军督练处”,聘请了更多的德国教官,采取近代德国陆军制度,组建步、马、炮、工、辎等兵种,全部采用外国新式武器装备,并制定新的营规营制、饷章、操典。人员方面除了起用当年随李鸿章来北方驻防的淮军旧将外,又派天津武备学堂毕业的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等分任各处总办或统带;派曹锟、卢永祥、王占元、段芝贵、李纯等分任各营哨官;并委派旧友徐世昌、任秀深、唐绍仪办理文案。为了提高兵士的素质,同时控制军事教育权,袁世凯还建立了步队、马队和炮队等随营学堂和德文学堂,统称“行营武备学堂”。
光绪二十四年(1898),袁世凯出卖了光绪皇帝和维新派博取了慈禧和直隶总督荣禄的信任,他的新建陆军也从此扬名立万,与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并称为"北洋三军",这便是袁世凯军阀集团冠以“北洋”二字之始。
袁世凯小站练兵在军事装备训练方面极力采用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在选拔将领方面,仍因袭湘淮军阀的旧习,“兵为将有”,专门培植依属于自己的势力,从此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最后形成军阀集团并直接影响中国政局十多年之久,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巨大。蒋梦麟在回忆录《西潮》中说,“历史告诉我们,国家一旦受军阀控制,必定要形成割据的局面,晚唐的历史就是最好的教训。”但清末后,蒋梦麟笔锋一转,“最要紧的是救中国——北方由陆路来的和东南由海道来的强敌都得应付。那么,怎么办?赶快建立一支装备现代武器的现代化军队吧!士兵必须训练有素,而且精忠报国。我们怎么可以瞧不起军人呢?他们是保卫国土的英雄,是中国的救星,有了他们,中国才可以免受西方列强的分割。鄙视他们,千万不可以——我们必须提高军人的地位,尊敬他们,甚至崇拜他们。不然谁又肯当兵?”
清末练新军后,世风为之一变,中国传统的和平主义越来越受到年轻学子的抨击,而日本对军人的尊崇以及军人强烈的自豪感让国人特别是留日学生感到钦敬。在新学鼓荡的“尚武”之风中,文笔一向清雅的周作人也在《绍兴公报》上发文专论“军人之尊贵”,称“我国以外侮频仍,败于英、败于法、败于日、败于英法德美、败于八国联军,习知募卒不足恃,改募为征,数年于兹矣。今皇帝日自居于元帅之职矣,亦足见启导国民尚武之心。我国民曷亦深思,天下之子孰若天子之贵,降其九五之尊,下列干城之选。”
小站练兵,揭开了清军编练近代化的序幕,是中国近代军制史上重大里程碑式的转折。
附录一:小站练兵的十个第一:
1、第一次规范设置步、骑、炮、工、辎重等陆军主要兵种,全部编制装备近代火器新式作战装备,组成中国多兵种合成的近代陆军。
2、第一次仿效西方现代军队,形成军、师(镇)、旅(协)、团(标)、营、连(队)、排、班(棚)的编制,建立规范的随军医院和使用近代通信手段的专业分队,并全部配备新式通讯与观测装备、辎重车等。
3、第一次按照西方近代军队模式制订训练大纲,并以西式律令操法训练部队,结合中国古代练兵与管理经验制订出各类军法军规。
4、第一次参照近代欧洲国家的陆军征兵标准,制订士兵招募制度,鼓励有文化者从军,促使中国军队成分发生变化。
5、第一次设立参谋营务处、执法营务处、督操营务处等正规参谋机构、军法执行机构和训练监督机构,提高军队指挥与管理效率。
6、第一次设立粮饷局、军械局、转运局等较为完善的近代后勤保障机构,提高部队军事行动的保障能力。
7、第一次废除跪拜等旧式封建礼仪,组建正规军乐队,以文明军事礼仪规范官兵的日常行为。
8、第一次创办各类军事学堂、学兵营、训练队等一系列学科健全、管理规范的军事教育机构、派遣军事留学生出国深造,并委任毕业生或留学生担任部队各级军官。
9、第一次仿照西方陆军军制,在中国军队中实行正规的近代军衔制度,进一步促进中国陆军的正规化建设。
10、第一次按照近代陆军单兵作战的要求,淘汰笨重的旧式军服,采用西式军服制式,使新军部队面貌焕然一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