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浙江是典型的山水江南、鱼米之乡,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
浙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民营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的起飞,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浙江经济”,至2013年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位居中国第一。
2013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51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6955元高出10896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3位,省(区)第1位,是自2001年以来连续第13年位居全国前列。2013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的8896元高7210元,居全国31个省(区、市)第3位,已连续29年居全国各省(区)首位。
浙江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没有遗忘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其总体目标。这20个字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这五句话提出的要求,就是农村各方面实现协调、全面发展的过程。而浙江新农村的建设无疑走在了全国前列。
以我的家乡兰溪为例,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地处钱塘江中游,金衢盆地北缘。自古有“三江之汇”,“六水之腰”,“七省通衢”之称。现如今,走在乡下,很少见到典型的江南徽派建筑,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又一幢三四层的小洋楼。村庄环境优美,街道整洁,篮球场、健身器材、公共厕所一应俱全,随处可见定点摆放的垃圾桶和定时收集垃圾的环卫车,村庄面貌已焕然一新。当然在发展新农村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忘记保护珍贵的历史建筑,开发旅游产业。下面就介绍下兰溪两个典型的江南古村。
诸葛八卦村
中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兰溪城城西18公里的诸葛八卦村,古称高隆,村中有3000余诸葛亮 嫡传后裔,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村落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全村房屋呈 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村内弄堂似通非通, 似连非连,曲折玄妙。诸葛村现有保存完好,建于明代的大公堂、丞相祠堂等景点。诸葛村中的民居,均建于明清,构成了一座颇具 规模的建筑群,雕梁画柜,古朴典雅,已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芝堰村建筑群
2004年6月2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兰溪市芝堰村建筑群榜上有名,成为新“国保”。至此,兰溪市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芝堰村建筑群位于兰溪市黄店镇,为明朝至民国时期的民居,其中明清建筑28座,代表性的建筑有“衍德堂”、“孝思堂”、“济美堂”等。村中街道两侧分布有厅堂9座,邻街店铺4家,过街楼5座,民居客栈数十幢,巷口通道16处。其古建筑或有家谱记载,或有匾额、题刻,相对建造年代可考,建筑时代演变清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芝堰村,其村落古建筑年代之早,数量之多,结构之精美,保存之完整,也属罕见,且元、明、清、民国等四个朝代的各种建筑集于一村,堪称“典型的中国古民居博物馆”,被古建筑研究专家誉为元、明、清、民国建筑研究的“活化石”和“四朝建筑瑰宝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