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民俗风情

家乡区县: 甘肃省庄浪县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大年”,正月初一,早饭例为长面,取长命百岁,常常富有之意,也有长面与饺子同食者,称为“金线吊葫芦”。

过腊八从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起,平凉人就已拉开过年的序幕。“腊八粥”是用大米、小米、黄米、酒谷米和各种豆类煮在一起做成的,也有面食与粥同煮的,有的还放上肉丁、咸菜丁以及油、盐、葱、姜等作料,以应“五味俱全”之义。这一天,主妇多在天亮之前将粥熬好。餐前,先将粥扬撒在室内各处一点,并念念有词,如“门神爷爷吃腊八,粮食繁得没搭茬”,“搭茬”义为丰收。再如“灶神爷爷吃腊八,有米有面有财发”,企盼吉祥。饭后还要给家畜的食槽里抛撒一些。吃过“腊八粥”,男女老少争相到附近的河沟里刨冰背冰,称之“拉兵马”。刨下的冰块越大越好,背到自家堆放在大门前、院中央、窗墙下以及牛棚、马厩、羊窑、猪圈、鸡架和粪堆等处,越多越好,用以显示全家人勤劳能干,并预示家道昌盛,六畜兴旺。

  祭灶祭灶亦称“送灶节”,时在腊月二十三日。因与过大年相近,这天也叫“过小年”。是日,家家户户都提前吃晚饭,并将做好的饭菜吃完。饭后清扫灶台,将此前制做的“灶糖”盛在碟内,摆放在灶前供板上,同时摆上特蒸的发面“灶山”,点烛焚香,献上清茶,谓“请灶爷”。在一炷香燃毕,主人再次焚香祭祀,之后将糖果在烛火上烤化,随手抹在供奉灶神像之处,口中念道:“大口小口,一月三斗,上方爷问您,您老人家一不知二不晓,不要给上方爷嚼舌头。”祷告毕跪焚黄表,取下灶神像与黄表同焚,随后燃放鞭炮,送灶神上天。

桃子(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