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固始县人民医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不断创新医疗技术,引进高科技医疗设备,从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降低医药费用等角度着手,采取多项措施,解百姓难题,使群众受益,有效地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拓宽专科渠道,扩大服务范围,坚持科技兴院,打造诚信品牌
固始县人民医院拥有美国产螺旋C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等众多先进大型医疗设备及一批具有市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专科和诊疗项目,去年又投入150多万元购置了位于世界微创领先地位的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并积极组织骨科专家和相关医务人员于2005年7月底成功实施了首次“经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填补了固始县此类手术医学史上的空白。医院积极组织心血管内科、介入科7名医生赴上海医学院进修学习,开展了心内科介入及外周介入项目,成功实施了固始首例“心脏冠脉支架植入术”和“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许多高难度手术和新技术,基本满足了患者需求。医院立足实际,引进了总投资500万元的全球最先进的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成立了眼科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近期以来,在国内知名教授、中美AOV准分子激光医学顾问吴良成博士的亲自操作和指导下,该中心已成功实施手术140余例。强劲的专家优势、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使广大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以最低的价位享受到一流的技术服务,深受患者好评。
医院肾病专科的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多项技术得到多家大医院专家首肯;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也迎来了慕名而至、日益增多的透视患者。在肾衰患者以0.5~2‰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的同时,因肾衰需作透析的病人经常爆满,血透中心也面临着床位紧缺、医疗设备亟需加强的窘况。面对来自基层的贫困透析患者和比较落后的医疗设备,医院下大力气先后为透析室购置了国内领先水平的日本产透析机、美国产水处理设备等,扩建改造了新的血液透析中心。与此同时,医院还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透析成本,减免透析费用。2005年,医院拿出近5万元来解决患者实际生活问题,治疗费用减免达20%。针对一些来自边远地区、贫困以及需多次透析的困难患者,血透中心在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还采取免收、减半、只收成本费等方式为部分患者解决费用之忧。去年,医院为患者减免治疗费用达7万余元,病人在血液透析中心享受到了全方位、人性化、优质的服务。他们的生存、生活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经济负担也随之减轻。为此,医院获得了广大患者“再生之家”的美誉。
二、制定完善各项医疗管理措施,一心为患者着想
医院实行医疗收费标准公示、“一日清单”及住院患者费用结算二级审核制。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收费严格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服务项目试行价格规范的规定,杜绝了乱收费、重复收费、分解收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加强了对医疗服务行为的规范,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以单用为主,原则上不超过3天用量。医院组织院内专家组,由医务科负责定期对医生用药情况进行检查,并随时监控医生的处方量(重点是抗生素),控制“大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实行“四个禁止”,即:能用国产药的禁用进口药,能用低档药的不用高档药,能不做检查的禁做检查,能用普通设备检查的禁用高档设备检查。对需使用贵重物品进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患者均实行事先告知制,从而控制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在继续公开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及医务人员16个不准的情况下于各病区分设意见箱,设立举报电话,进一步扩大征求意见范围,畅通与患者的沟通渠道,积极采纳患者意见,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在门诊和住院病区分别设立常用药物价格电子滚动显示屏及各项医疗服务项目、名称、价格公示牌。宣传栏目公示中级职称以上医、护、技人员简介,让病人自己选医生,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三、降低药品价格,情牵患者利益
为探索、建立降低病人医药费用与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有机统一的运行模式,固始县人民医院在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自去年10月份起对单纯性阑尾炎、剖宫产、扁桃体摘除等10个病种试行最高限价收费管理,计划在今年将“单病种限价”收费项目继续扩大,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为解决边远、偏僻、缺医少药的山村农民等人群看病难问题,固始县人民医院积极组织医学专家深入街道、社区、机关、学校等开展义诊献爱心活动,定期派出医疗队下乡巡回医疗。
去年,医院为开展各类型义诊、巡诊组织医务人员60多人次,诊疗咨询病人4100余人次,利用车载仪器为群众免费检查B超、心电图、化验等120余人次,并发放“卫生知识宣传材料”、“计划生育宣传知识”、“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材料”等8000余份,受到群众的如潮好评。
四、健全规章制度,强化质量管理,稳步提升医疗质量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固始县人民医院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依据河南省医院管理考核标准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固始县人民医院标准化管理考评暂行办法》及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细化了各项服务流程。对医院原有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仔细、认真的修订,使临床、医技科室人员有章可循。新近成立的“院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全院的医疗服务质量、职能部门管理绩效等进行全面考评、监督与管理。针对个别违规违纪者给予通报批评及处罚,对存在的问题及隐患给予警示并督促及时整改,规范了服务行为,加强了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的爱心、责任心,搭建了一个质量管理的新平台,使标准化管理意识深入人心,逐步形成了人人讲质量、科室评质量、职能部门查质量的标准化医院管理模式,医疗护理质量从深入层上得到稳步提高。
五、抓行风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树立良好形象
在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医院积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坚持把行风建设与医疗工作结合起来。院委多次召开行风建设动员大会,院长刘同安同志作了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动员报告,并与各科室签订了《行风建设目标管理》及《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强化了“三级责任制”,明确了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各分管副院长为第二责任人,各科室主任为第三责任人。出台了一系列医务人员廉洁行医的实施方案,杜绝开单提成,加大了对收受红包、药品及一次性耗材回扣的查处力度,做到了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监督的约束机制,形成上下层层落实责任抓行风、抓医疗安全的新局面。
医院规范医疗行为,优化工作流程,从细微处入手,推出系列便民利民新举措,优化了门诊大厅环境,增设了大型就医指南提示彩图及医院各临床科室位置方位图;在各收费窗口、辅助检查处,病房楼大厅等各人流密集处增设了导诊护士。经专业化培训的导诊护士为广大就诊患者提供接诊、分诊、导诊全程迎送“一条龙”服务。服务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力推行全程文明规范的导诊服务。患者走进医院,看到的是一张张亲切的笑脸,听到的是一声声温暖的问候,有困难时就有人上前帮助,有疑惑时便可得到最满意的解答。各收费取药窗口前的就诊患者秩序井然,侯诊的患者可舒服地坐在侯诊椅上休息,来就诊的患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医疗救治,减少了诊疗中间环节,缩短了病人等候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就诊群众。医技等窗口科室实行提前半小时上班,推迟半小时下班,弹性排班、延班等制度,方便了病人;B超室还建立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专门通道;CT室、放射科、核磁共振室由夜班人员做好机器的保养、维护和开机工作,使白班人员一上班即可检查病人,减少机器的准备时间;胃镜室检查病人高峰期,科室主任亲自进行腔镜操作……广大医务人员以真诚的态度付诸于实际工作中,用优质服务取信于患者。在近期开展的医院行风问卷调查中,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率达9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