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县县城东郊耸立着一座远近闻名的笔架山,位于笔架山前一所高级中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朝气与生机。
卢报辉、刘晓琴夫妇就在这所学校的讲坛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了。
2011年刘晓琴被评为钟山县第一批“优秀人才”;2002年被评为“贺州地区第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5年5月卢报辉同志被评为钟山县第一批“学科带头人”;2001年夫妻双双加入中国共产党员;2002年刘晓琴参加了钟山县第十三届党代会代表,贺州市第一届党代会代表;2006年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优秀班主任 ; 2010年卢报辉被评为全区优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10月被评为贺州地区优秀教师 ,2009年荣获广西区科协 教委 林业厅、农业厅、贺州市教育局、人事局颁发“贺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3年教育局总支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全国初中奥林匹克化学成绩“优秀园丁奖”;2008年卢报辉被广西中学生化学竞赛委员会教育学会等评为贺州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师;2005年10月荣获全国高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优秀辅导员;刘晓琴1995年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协会环保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颁发“灵芝的地载试验”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评选”荣获三等奖; 1995年刘晓琴获得“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生物百项活动评选”“一等奖”“辅导奖” ......二十年来夫妻双双荣获的区、市、县的各项奖励数不胜数,辅导学生撰写的科技论文有二十多篇先后获县、地、区、全国奖。他们任教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班,是学科带头人,和理科课题的主导者,如今卢报辉是教务处主任,刘晓琴是政教处副主任,是我们二高教育教学、教科研的顶梁柱,学科带头人。 夫妻俩不仅是是事业上的最佳搭档,而且是生活上的好伴侣。他们在教学上默契配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互相学习和帮助。卢报辉善于思考,长于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上创新,妻子刘晓琴对学生严厉而细心,她负责把卢报辉创新的教学方法执行到位,她总是笑着对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的卢老师上的课没有我上的好,我给你们再上一遍。”学生们知道她是卢老师爱人,开心的大笑,就更喜欢她了。她总是把卢报辉讲过的课再给学生讲一遍,她要补充完善,达到知识点的精益求精,这就是事业上的挚友,生活上的夫妻,这算是事业上的夫唱妇随吧。他们共同任教期间,所在班级的生物、化学成绩从来都是位居前列,在他们的观念中,做一名优秀的老师必须具备“三心”:教师首要的是“事业心”,只有把教育当成自己追求的事业来做,才能富有激情,才能开拓创新;有了事业心才能有责任心,他们最看重也最喜欢说的一句话题就是“责任心”,不管一个老师本身有多高的学识,有多好的方法,关键还要有责任心才行。如果一个老师只负责把课本知识教给学生,并不监督检查学生的复习和巩固情况,那就是责任心没到位。他们相信只要一个老师的责任心到位,学生就一定能有进步。他们的第三就是对学生有“爱心”,爱心不是一句空话,是点点滴滴的体现,他们说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高尔基有句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学生。”
一个老师好不好,评价的最高标准就是学生毕业了,时隔若干年后还记着回来看望老师,那么这位老师就是德高望重的好老师了。卢报辉和刘晓琴二十年来,每到暑假和寒假,正在读书的、国外留学回来的、当官的、打工的;还有做了爸妈带上儿女来的,一批又一批来到他们家拜访老师。学生们来了有什么吃的就自己抓来吃,自己下厨房切肉,炒菜,油盐酱醋都知道放在那里,似乎比自己家还熟悉、随意。坐沙发的,坐小凳子的,坐床边的,满屋子能坐的地方都坐着学生,他们两个真正成了孩子王,是大孩子心目中的明星。他们让每一位老师都好生羡慕,好感动,成了老师们学习的榜样。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传统的道德被淡化,师生之间商品化,教书而不敢育人,卢报辉和刘晓琴还保留着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者的精隋,实属不易,是国学教育回归的一个标杆。
卢报辉夫妇就是这样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品质,无私奉献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在教育教学中用行动去实践党的路线。他们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尊重。他们从教以来热爱教育事业,一心放在教书育人工作上,爱生如子,教学有方,育人有道,具有教师最优秀的品德——乐于奉献!长期不懈的努力使他们获得校级、市级、区级、国家级各种奖项不胜枚举,他们的学生更以能成为其学生而倍感自豪。
当他们老了,慢慢回忆往事,那桃李满天下的幸福又是多么的欣慰与满足。他们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为钟山县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填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他们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用自己的一生谱写为教育事业奉献的新篇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