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的特色

家乡区县: 平顶山市宝丰县

汝瓷特点 汝窑以烧制青瓷闻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汝窑的青瓷,釉中含有玛瑙,色泽青翠华滋,釉汁肥润莹亮,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汝窑瓷器一般都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之间,超过20厘米的极其个别,超过30厘米的几乎没有,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南宋以降,更因汝窑传世作品稀少,而釉色独特,后世对于汝窑瓷器又有“宋瓷之冠”美誉。 存世汝瓷 故宫博物院藏品 宋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高12.9cm,口径18cm,底径17.8cm。此樽直口,平底,口、底径度相若。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下承以三足。外底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莹润光洁,浓淡对比自然。[1] 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器物外底。诗曰: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此器造型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它应与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2] 宋汝窑盘 高3.5cm,口径19.3cm,足径12.6cm。盘口微撇,圈足外撇。盘身满釉,开细碎纹片。底有5个支烧钉痕,并刻有“寿成殿皇后阁”六字。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其题字表明此器为当时供奉宫廷的器物。[3] 宋汝窑天青釉碗 高6.7cm,口径17.1cm,足径7.7cm。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呈淡天青色,莹润纯净,釉面开细小纹片。外底有5个细小支钉痕及楷书乾隆御题诗一首。诗曰:“秘器仍传古陆浑,只今陶穴杳无存。却思历久因兹朴,岂必争华效彼繁。口自中规非土匦,足犹钉痕异匏樽。盂圆切己近君道,玩物敢忘太保言。”后署“乾隆丁酉仲春御题”,并钤“古香”、“太朴”二印。这件汝窑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如湖水映出的青天,堪称精美的稀世珍品。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碗仅有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4] 宋汝窑天青釉圆洗 高3.3cm,口径13cm,足径8.9cm。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胎呈香灰色。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色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并有镌刻的“乙”字。器物外底所刻“乙”字,一般认为是此洗入藏清代宫廷后所刻。精于鉴古的乾隆皇帝曾将自己所喜爱的古董划分等级,一些器物上留下了当时镌刻的“甲”、“乙”、“丙”、“丁”等标志。在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汝窑瓷器上,还有镌刻“蔡”、“寿成殿皇后阁”等铭文的,一般认为是宋代所刻。“蔡”字当与宋徽宗的宠臣蔡京有关,“寿成殿皇后阁”是宋代宫殿名。[5] 宋汝窑天青釉盘 高3cm,口径17.1cm,足径9.1cm。盘撇口,浅弧壁,坦底,圈足外撇。通体内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因采用“裹足支烧”,因此外底留有3个细小支钉痕。这件汝窑青瓷盘釉质莹润,其质感似丝绸般柔美。[6]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北宋汝窑青瓷盘 高4.4厘米,深2.8厘米,口径21.4厘米,足径15.5-15.7厘米。底部镌刻的御制诗中,乾隆皇帝以“周尺将盈尺,宋瓷方是瓷”,来形容宋瓷独特的质感,赞美宋瓷正是瓷器中的瓷器。[7] 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高6.1厘米,深3.8厘米,口纵15.8厘米,口横23.1厘米,底纵13厘米,底横19.5厘米。传世唯一无开片纹路的水仙盆,器形完整,足以呼应明代鉴赏家曹昭眼中“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的鉴赏观。[8] 北宋汝窑天青奁式炉 高15.3厘米,口径23.8厘米。造型和战国漆器或汉朝青铜器雷同的奁式炉,形体硕大,具古雅的风格。南宋宠臣张俊献给高宗的汝窑清单中,即包含此一器类。[9] 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碗 高10.1-10.5厘米,深7.6厘米,口径15.9-16.2厘米,足径8.1厘米。同时出现在漆器、金属器和陶瓷器中的莲花式温碗,造型不仅是宋朝的经典,它同时也深受高丽人士喜爱,成为高丽青瓷中流行的器类。[10] 北宋汝窑青瓷奉华碟 高1.9-2.1厘米,深1.6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0.1厘米。底刻“奉华”两字,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证南宋刘贵妃善画,号奉华,又拥有大小两枚奉华印,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传经过。[11] 北宋汝窑青瓷洗 高3.5厘米,深2.5厘米,口径12.9厘米,足径9厘米。乾隆皇帝在御制诗中,以“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来说明汝窑的生产背景,具体地表达皇帝对汝窑的认识。[12] 北宋汝窑青瓷椭圆洗 高2.7厘米,深2.1厘米,口纵9.8厘米,口横14.2厘米,底径4.2厘米。汝窑作品中,即少出现模印图案的装饰技法。和此品一样者,分别典藏于英国伦敦大卫德基金会和美国波士顿美术馆。[13] 北宋汝窑青瓷水仙盆 高6.1厘米,深3.8厘米,口纵15.8厘米,口横23.1厘米,底纵13厘米,底横19.5厘米。从河南省宝丰县清凉寺汝窑窑址曾出土看似专为烧造水仙盆而设计的椭圆形支烧工具看来,水仙盆应产烧于所谓的中心烧造区。但传世水仙盆底部的支痕一般都是六枚,此件作品是否因烧造过程滑落之故,还是其他不知明的原因,仅存留五枚支烧痕,形成非常不一样的烧造特征。[14] 河南博物院藏品 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高19.6cm,口径5.8cm足径8.4cm。1987年,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天蓝釉成品率极低,传世极少。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汝官窑传世天蓝釉器物4件;而在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天蓝釉作品,独此一件。在5件天蓝釉作品中,这件鹅颈瓶,是唯一一件刻花作品。[15]

寒露(2014-10-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