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这是古城人熟知的“潮州十大名巷”。它们集中分布在古城最中心区,自北向南依次平行排列,首连牌坊街,尾通下西平路,在历史上曾经是名门望族、达官贵人的聚居地。在十大名巷中,名气最大的当属“义、兴、甲”三条巷道,而这三条巷道中,又以甲第巷最为突出。“甲第”为“甲第府第”之意,标榜着这里的民居建筑,拥有城中一流品位。时至今日,走在不足300米长的甲第巷中,人们仍能见到诸如“资政第”、“大夫第”、“外翰第”、“儒林第”等彰显主人身份的门匾,以及“宗圣世家”、“济阳旧家”、“高阳旧家”、“龙游衍派”等姓氏郡望。
甲第巷的民居,基本都是潮州传统建筑风格,唯有巷头4号的“半园”与众不同,是一座苏州园林风格的建筑。“半园”正门上方有一块“半隐”的门匾,侧门上则写着“半园”二字。进门是一幢小洋楼,穿过左侧的圆门,便见到一个小花园,面积不大,构筑却十分清雅别致,水池、小桥、假山一应俱全。“民国初期重修宅院的时候,这两棵树还只是小树苗,现在已经高过围墙了。原来花园里还有一座六角木亭,文革”时期倒塌了,现在改建为厨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