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苍坪墓志铭:
两块青石苍劲字
一篇清史傲苍穹
王苍坪,名敬,明末鹿邑王老家(当时,郸城属鹿邑辖区)人,曾在宗人府当过管理皇室宗族的官,其一生清正廉明可想而知。所以,其墓志铭不仅是明代文物至宝,也是一部清廉史记。
《苍坪王公墓志铭》1948年在郸城县城东北16公里梁新庄村南出土,1984年6月由虎岗乡王老家村收集管理。
该墓志铭为明崇祯元年(1628年)农历五月初八刻,用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青石刻成。青石每块长107厘米,宽93厘米,厚18厘米,正面磨去四边角,呈长棱锥台形,边无饰。
其中一块为盖,盖的正面刻着“大明奉训大夫刑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前奉政大夫宗人府经历司经历苍坪王公墓志铭”36个苍劲有力的楷体大字。盖的背面刻有和正面内容相同的36个篆体大字。另一块青石正面刻行体铭文,竖写32行(含标题、撰稿人和书丹人身份介绍以及刻石人落款),每行49字左右。墓志铭文撰稿人是明代著名书法家、资政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书丹及篆盖人是明代书法家、熹宗时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张瑞图,刻石人是明代宣城澹山人刘佑。墓志铭保存完好,字迹基本清晰可辨。其内容除叙述死者籍贯、事迹并追述其世系外,还涉及山东白莲教农民起义,歌颂死者之功德,溢于言表。志文行文讲究对仗工整,词藻典雅,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价值。
铭文书法为行楷,运笔圆转,结构谨严,笔势雄健。书丹及篆盖人张瑞图,系明末福建晋江人,因魏忠贤阉党逆案坐徙,赎为民,故其书法作品,保存甚少,因而更为珍贵。铭文刻工精细,刀笔起落细如游丝,足见其功力。该墓志铭实为明代文物之佳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