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期

家乡区县: 海口市美兰区

"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性祭神活动。这种活动不但海南有,在云南、两广的一些地区同样有这种习俗,而海南的"公期"最具特色。

实际上,"公期"主要是文昌一带的叫法,在海南的绝大多数地区一般叫"军坡",实质是同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有些文昌人反而不知道什么是"军坡",而海南其它地区及云、广地区的人一般明白什么是"公期"。因为文昌是海南的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大部分大陆人移民海南的第一站,同时它也是海南主要的文化发源地之一,"公期"是"军坡"的一种文雅叫法。

重吃喝型地区每逢“公期”都要朋友乃至陌生人来到自己家里大吃大喝一番。海南“公期”习俗的包容性之大也在于此,不管你跟主人有没有关系,来到你家你就要招待。“来的就是亲戚 ”——这就是海南“公期”文化的“精髓”。

为何琼北逢春季的公期菜里“打边炉”一直是最受欢迎最传统的烹饪手法,原因有三,一是天冷,打边炉可以持续保温加热;二是炉子搁在桌中央,热腾腾地冒着气,旁边炒菜环绕一圈,很有气氛;三是能打边炉的菜往往新鲜,只清水里煮煮已美味,更显“本色”;四是节约烹饪时间。
一锅清水,加几片姜、几根葱,重点全在主材上,如定安打边炉以黑猪为主,澄迈选小黄牛,临高煮鲜鱼,屯昌是玉米排骨,石山壅羊汤。而主菜之外还有副主菜,如黑猪也可配小黄牛,鱼和羊搭配一个“鲜”,鸡肉和猪肚炖煮。

什锦菜又叫全家福,是文昌公期里不可或缺的“意义菜”,全家团圆,人、神、祖先“大联欢”。全家福里一般有四季豆、竹笋、红萝卜、蘑菇、肉丸子、腊肠、干鱿鱼等等材料,色彩丰富,营养均衡。
至于“无鸡不成宴”的说法,首先仪式上用鸡来祭拜“公”,然后再斩了上桌当菜。拜公一般选用个头大个的公鸡,有些地区还会每家每户出一只鸡,集体祭拜,形成壮观的“百鸡宴”。
口感上,当然小爪子的文昌鸡最好吃,白切配上自制的酱料,爽口滑嫩,肥而不腻。屯昌公期的鸡,制成金黄色,又称“黄鸡”,仅看看就流口水。

公期里的菜大部分不提前预备,因为家里的冰箱装不下。因此或提前预定送货上门,或一大早家中负责采办者上街采购。
文昌铺前公期的日子,附近渔民都会摇船过来送货。带子、鲍鱼、扇贝、龙虾、海螺、海鲤、对虾、膏蟹、花蟹、石斑鱼、红鱼、马鲛鱼、鱿鱼、苏梅鱼,青衣鱼……火锅、白灼、清蒸、爆炒、椒盐、红烧、烧汤……如今村道和防洪堤都修到了海边人家,公期宴席的桌子咫尺大海,莲雾树下,海鲜盛筵,恣意快活。
临高公期爱吃沙虫和生蚝。熬一锅浓浓的沙虫汤,或干煸一大盘;生蚝若做汤,则是个大工程,带着厚手套用工具将肉取出来,抛弃的生蚝壳能堆成小山。即便放一根苦瓜切片了煮生蚝,也极其美味。

火山地区又称石山地区,羊山地区,因盛产黑山羊又被称为“羊山”。这里的饮食自成一派,又以石山壅羊和黑豆腐为典型代表。
石山羊的烹饪手法多样,乳羊或腌制过的壅羊块打边炉,还有红焖、白切、干煸等,炸羊排、扣羊肉、鱼肚羊胎汤……石山壅羊肉嫩且滑,肥而不腻,食无膻味,唇齿留香。
明火锅中盛放羊骨顶汤加清汤适量,再投红枣、党参、杞子、沙参、萝卜块等作底料,烧滚后,酌量加入腌制好的羊肉(另有羊肝、羊肚、羊血搭配)。尤其冬春食用,特别温补,吃得浑身热乎乎都是劲。
石山黑豆腐以火山地区产的黑豆为原料,揉合现代磨碾技术与传统手工艺,质地嫩滑可口,豆香沁人心脾。可清煮直接蘸酱料吃,也可清炒、下火锅、煎成金黄等。

在海南吃公期,会觉得普普通通的青菜也特别好吃。一问主人家,才知道这些都是自家种的,无公害、绿色环保食品。于是乎,又多夹了几筷子入口。
除了常规青菜,一些地方还有节庆日吃水芹菜的传统。因芹字与勤劳的“勤”字同音,又勤劳工作、勤劳致富、勤勤恳恳的意思。水芹有时候搭配粉丝来炒。
还有的地方吃槟榔心、野芭蕉心、南瓜花、椰子炖品、酸杨桃配菜等。定安有海南革命摇篮母瑞山山区的野菜(革命菜),五指山一带的野菜更多。

公期的许多人家会上腌粉,类似海南粉、抱罗粉,又有不同。公期时主人准备好拌腌粉的“卤”和花生米、牛肉干、葱花、竹笋、香油、酱油等,客人来时则自己动手,饿了就吃,吃多少调多少,喜欢吃就不能错过海南椰子八宝,海南椰子八宝中有莲子、百合、红枣、冬瓜糖、花生仁、豆沙等食物,在公期宴席接近尾声时上,如甜点,寓甜蜜美满。
萝卜糕,以粘米浆、白萝卜丝为主料,可简可繁,可蒸可煎。糯米糕,本地称“薏粑”,糯米磨成米浆制成粉揉成球,馅包括炒花生仁、芝麻仁、椰子丝、砂糖或红糖、冬瓜条等,用菠萝蜜叶或芭蕉叶包住,笼装旺火蒸熟。

frw(2014-10-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