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厝村:行政区域名称

家乡区县: 福建省石狮市

福建省石狮市宝盖镇郑厝村,宋代,荥阳郑氏从仙游迁居于此,故称“郑厝”。因人丁兴旺析为“上郑”和“下郑”,并演变成为角落地名。村中有两处历史古迹“二十四都宫”、“宅上坊”,远近闻名,逐渐演变成为角落地名。

“二十四都宫”,又名“都祀宫”。清代《铺锦新厝黄氏族谱》记载,黄方安,字乾察,卒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葬本处都祀宫”。

石狮市宝盖镇郑厝村以姓氏命名“郑厝”。宋朝时由河南省荣阳县迁到福州-长乐-莆田南湖凤凰山,再迁徒仙游恐桥村,最后迁来龟湖聚居,因人丁兴旺,按角落分为“上郑”、“下郑”。位于石狮市政府驻地东北3.2公里。东与后宅、西与上浦、南与陈厝、北与塘头为邻,聚落沿石浦车路东侧集居。1502人左右,总面积80万平方米。
“宅上坊”
位于龟湖郑厝。据道光《晋江县志》卷十二《古迹·宅坊》记载,该坊系郑厝郑氏“宅上房”裔孙郑宗焞中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科举人时所立牌坊。

宅上房,又称迪尚房或宅尚房。并由原先的房头名演变成为角落地名,乡人俗称为“宅树尾”(即宅上尾)。清代《铺锦新厝黄氏旧谱》记载,黄方遂(1676—1741年),字乾养,“娶本都(二十四都)宅上郑氏,号柔淑,岁贡生、古田县学教谕讳兆纲公胞妹”。
下楼自然村
明清时期,郑厝、后宅交界处,尚有一古村落,名叫“下楼”,亦称“霞楼”,吴氏聚居于此。清代《铺锦新厝黄氏旧谱》记载,黄清时(1742—1790年),字浚因,“娶福安霞楼吴氏”。清末,下楼村落废弃,吴氏迁往山雅。郑厝老人协会会址前,原本尚保留几段残破墙壁,人称“下楼壁”,即是旧时下楼吴氏居住的房屋遗迹。

郑标兢(2014-10-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