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饮食文化

家乡区县: 石家庄市新华区

(1)面食方面
东北有三大宝,保定有三大宝,石家庄也有三大宝。有的说,石家庄三大宝是修鞋、烧饼、烤山药(红薯),也有的说是烧饼、扒糕、烤山药。烧饼主要是长方形钢炉白面烧饼,在晋州、深泽一带也有圆形锅烙烧饼。在赵县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驴油小烧饼。这都是人民群众很喜欢的烤烙面食。扒糕则是荞麦面为主要原料做成的糕状食品,切碎拌蒜可凉食。烤山药,则是未经加工的烤制食品,在石家庄一带也已经历史悠久。
白面馍馍是民间最普通的食品。它由巧妇做成小猪、小羊、小牛、小狗、小猴、小鸡、小鸭以及小刺猬、莲花等各种形状,可以做为民间供品、观赏品,也可食用。有的用木头刻成馒头模,用它做成的馍馍就会有各种图案,也很受大人孩子喜爱。各种馍馍,还可以在结婚、丧葬礼仪中亮相。
藁城宫面已经很有影响。面条、烙饼、油条(炸麻糖)等食品也是民间极为常见的。其中,藁城耿村的麻糖、饸饹、油酥饼是很有影响的。每逢集日,它们是赶集人的主要食物。有的去耿村赶集,就是为了去解一解馋。

(2)酒文化
石家庄一带,在商代时就有了酒的酿造。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遗址出土的酒就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现在,石家庄市有自己的酒厂,藁城、无极、晋州、元氏等仍有烧酒的习俗,而且有宫酒、耿王酒、龙图醉、魏征酒、宋曹大曲等较有特点和影响的品种。在无极,现在仍有200多个民间家庭经营烧锅。魏征酒,是晋州人根据魏征传说造成的白酒。宫酒和耿王酒,是藁城人和耿村人根据耿村关于清代乾隆的传说、元末明初耿王试造的白酒新品种。宫酒已经打开市场,销路尚好。栾城县自古就有羊羔酒,现在仍在酿造销售。

饮酒之风自古有之,今天在各县市仍普遍存在,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古时更盛。一是企业界在业务往来中酒席不断,二是民间婚丧嫁娶、岁时节令中摆酒很多,三是乡镇和村干部之间吃饭饮酒也很多。在我市城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存有一些白酒、啤酒和色酒。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各种招待服务设施也多了,酒品成为日常生活中送往迎来不可缺少的重要食品。在人们的心理上,稍有一个场合,如果没有酒则会显得有些寒酸。

除此之外,还有锅贴饼子、大锅菜和饮茶习俗等。过去曾经认为十分粗俗的饮食,现在也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中高档饭店的必备之品。作为一种饮食传统,粗粮细做,受到了现代人欢迎,可以让人一饱口福。南北大菜,现在已经在市区和各县城屡见不鲜,但真正在人们心目中有根基的还是地方风俗饮食。

GX殇(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