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庙会
石家庄一带庙会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已知有284个,估计有400个左右。其中栾城县有84个庙会,每年正常活动者81个;行唐县有51个庙会,每年活动者46个;平山县庙会最多,达98个,都在正常活动;井陉县挂云山庙会一年进行4次,是次数最多的庙会。全市每年庙会活动大约700次左右,形成广大农村和部分市区村落中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
祖宗崇拜是庙会活动的首要内容。新乐市何家庄的人祖(伏羲、女娲)庙会,赵县双庙的哥姐庙会;行唐县许由村三月初三的许由庙会等,都是对人类祖先的祭祀活动。
地方民间诸神的庙会祭祀活动也比较普遍。已知有栾城县王村七月十八的石姑姑庙会,藁城耿村的四月初一到初四的耿王庙会,平山县南西焦村二月二的杨五郎庙会,晋州塔上村五月十三的西瓜庙会和该市西关七月十五的魏征庙会等。
更多的是对儒道佛三家神圣的祭祀庙会。比如,新乐市笔头村就有二月二十八日的孔圣庙会。各县市普遍都有道教的玉皇庙会、王母庙会、真武庙会、三官庙会、龙王庙会、关帝庙会、药王庙会等;也有供奉佛家的庙会,如封龙山白草寺庙会等。影响最大的是苍岩山三月的三皇姑庙会。三皇姑的影响在山西、河北都很大,人们去游山看水,顺便上些油钱也很平常。近年来,苍岩山庙会每年三月会期一个月,日上万人。各县城的庙会都普遍比较大。如晋州市九月九庙会,日上十万之众;高邑县城五月二十八玉皇庙会,可以日上二十万人。
现在的庙会活动,与古代有了很大的不同。商品交流活动渐渐成为人们赶会上庙的主要内容。比如晋州九月九庙会,人们都已忘记是敬什么神仙了。近查地方志方知,一说是尼姑庙会,敬的是佛爷,一说是为了庆祝丰收而设,原称为钱粮开柜庙会。
(2)花会
花会,是古来民间文艺活动的高潮。大多数花会是在元宵节前后,为过大年增加了浓厚的文化色彩。花会原为民间社火,今天花会不一定有祭祀活动。现在,各县市普遍由政府出面组织健康向上的民间花会活动,将各村镇和县直单位的群众文艺节目进行大规模拉练演出,吸引数万甚至十万之众进行沿街观赏。这也是民间艺术进行集中展示的大好时机。花会与庙会有时是结合在一起的。比如,赵县范庄二月二的龙牌大会,每年就有十几支甚至几十支战鼓队、武术队,以及太平车、旱船、二鬼摔跤、秧歌等表演队伍前来助兴,形成盛大的民间花会。
(3)灯会
民间灯会大多与春节、元宵节结合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市区和各县市普遍进行较大规模的花灯会。灯会上既有传统的宫灯、龙灯等,也有新颖别致的现代灯饰。有的做得很高很大,采用电子技术,十分引人注日。藁城市屯头村的宫灯生产在国内外很有影响。据考证,该村宫灯制作已有300年历史。现在年产宫灯60万对,成为当地的一大支柱产业。
花灯会和龙灯会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原郊区西王村、鹿泉市北白砂等村庄就有舞龙组织。其中北白砂腾云舞龙队曾经在1999年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时,赴京参加全国舞龙大赛获得银奖。焰火晚会往往和灯会结合进行。今年正月十五晚上,藁城市区就举行了盛大的灯会和焰火晚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