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街位于阆中古城北街东面,西侧与田家巷通连。有一种说法,在明代,学道街被称为状元街,因街道东头有状元府而得名。科举文化浸润这里的一砖一瓦,清咸丰《县志》却称其为“北大街左横街”,学道,是清代省级行政机构“三司”之一,主管全省学校与科举考试,全称是“钦命提督某省学政”,简称学道,为什么这条街会叫“学道街”呢?据记载,清雍正八年(1730年),贡院西侧考棚改设川北道署,学院行署亦建于道署东侧,此街遂取名“学道街”。
阆中市市长蒋建平介绍,学道街是阆中古城正在全力打造的“科举文化特色街区”。从隋朝开科取士起,到清末科举制度结束,阆中一地就出了4名状元,居全川之冠。“我们这条街当然漂亮哦,清代全省的秀才都到这里赶考。”学道街上紧挨着阆中贡院的高升客栈老板有几分自豪,“当年那些考生好多就住在我们客栈,日后登科致仕,名扬天下,步步高升。”
高升客栈的客房以“进士居”、“贡士轩”等为名,二进院落挂满了“飞黄腾达”、“鲤鱼跃龙门”、“马到成功”等名称的窗花、木雕。不远处的状元府,在唐代出了兄弟状元尹枢、尹极之,时称“梧桐双凤”。如今,状元府的三进院落已成了游客青睐的景点。而门外的学道街上,每天上演着“秀才赶考”真人秀,让游客体会阆中的科举文化。
2008年,位于学道街的保宁中学整体搬迁,留下的空地建起了贡院广场。用18吨青铜铸成的两组12个蛇形雕塑和一个编钟构成一个“阆”字,用“图说”文字的方式解读阆中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眼下,在学道街2号缪清香家的旁边,一栋栋现代建筑正在被拆除,这里即将复建道台衙门及道台官邸园林、左营游击署和古莲池等附属建筑。这个项目占地26.8亩,概算投资1.5亿元。
有专家指出,在中国现有的古代官衙遗存中,已无道台衙门。幸而,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阆中的一些本土画家已把道台衙门的整个轮廓及细微结构画了下来,为如今的复建提供了难得的依据。此外,阆中文庙正在复建中。不远的将来,道台衙门将与阆中文庙、贡院、学署等连片构成科举文化街区,重现阆中古城的历史荣光。
我的能力秀 http://wm23.cn/zhenghong
我的梧桐子 http://www.wutongzi.com/uc/76225009.html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127347283
我的微博 http://blog.sina.com.cn/u/5127347283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