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之乡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两脚软倒兮兮,周身莫得力;叫声伙计吔,快把烟来取……”这就是广泛流传在雄奇秀美的大巴山、如诗如画的百里峡、四川省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地宣汉县的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宣汉县的龙泉、三墩、漆树、渡口、樊哙等乡镇。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的巴人时期。那时的人们从渔猎转为农耕,为驱赶野兽、祭祀山神而击鼓鸣锣吆喝,后演变成了一种劳动山歌。被称为土家族人的“劳动进行曲。”
明代《三才会图》一书中记载:“薅田有锣鼓,其声促烈清壮,有缓急抑扬。”
民国年间《宣汉县志》记载:“土民自古有‘薅草锣鼓’之习。夏日耘草,数家趋一家,彼此轮转,以次周而耘之,往往集数十人,其中二人击鼓鸣钲,迭应相和,耘者劳而忘疲,其功较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