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编辑概况
2012年底,平凉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5.36亿元,三次产业比例分别调整到25.95:39.57:34.48。
2013年实现生产总值34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1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146.58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118.23亿元,增长12.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6404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1:47.4:31.5调整为22.5:42.9:34.6,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4.5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1.4和3.1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平凉是甘肃省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经济作物主产区,盛产苹果、小麦、玉米、谷类、荞麦、油菜、胡麻、林果、烤烟等,具有开发“两高一优”农业的广阔前景,曾与庆阳地区以“陇东粮仓”闻名遐迩。市上和七县(区)先后获农业部、国务院"粮食生产先进地区(县)"荣誉奖。旱作山区盛产胡麻、葵花、土豆、莜麦和豆类等,阴湿山区林草茂盛,是西北各类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中药材主要有党参、黄芪、甘草、大黄、贝母、冬花等150多种。山药、百合、蕨菜、甲鱼等极具地方特色,皮毛肉类远近闻名;川区以果、菜为主,特别是发展迅速,已成为农村支柱产业之一。
平凉是中国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毛集散地,年肉牛饲养量居甘肃农区之首。建有景兴10万头肉牛精细加工厂、西开牧业5万头屠宰线、百兴集团福利制革厂、凯沣出口牛肉罐头加工厂、旭康牛肉食品生产厂等一批龙头加工企业,牛皮加工能力100万张,草产品加工能力10万吨。成功注册全国第一件活牛证明商标——“平凉红牛”,牛肉、皮革、熟肉制品、骨制品等销售全国市场,活牛及牛肉出口国外地区。
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524.29万亩,比上年增加16.26万亩,增长3.2%;蔬菜种植面积达84.77万亩,比上年增加5.03万亩,增长6.31%;油料种植面积70.20万亩,比上年增加0.99万亩,增长1.43%;果园面积152.63万亩, 比上年增加5.29万亩,增长3.59%。全年肉类总产量8.17万吨,增长2.64%。牛奶产量1.62万吨,下降4.71%;绵羊毛产量166.70吨,下降2.91%;水产品产量1871.0吨,增长6.58%;鲜蛋产量0.96万吨,下降1.03%。
第二产业
2013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14.17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47亿元,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84.9%,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9.44亿元,增长17.8%;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4.58亿元,增长26%;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86.59亿元,增长11.0%。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0.24亿元,增长22.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92.23亿元,增长10.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99亿元,增长0.6%;实现利税28.1亿元,增长17.4%;实现利润10.22亿元,增长34.8%。
第三产业
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2.84亿元,增长26.52%。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6.22亿元,增长14.2%。全年进出口总额1871.1万美元,增长1.8%。出口1742.8万美元,下降5.2%;进口128.3万美元,增长616.8%。[11]
201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68.12万人(次),增长28.01%。国内游客868万人(次),增长28.1%;境外游客1162人(次),增长11.6%。旅游综合收入44.6亿元,增长28.33%。国内收入44.59亿元,增长28.34%;境外收入118.71万元,增长11.9%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