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伐郑
就在楚国返回江汉韬光养晦之时,诸侯们在晋文公的光辉普照之下,积极拥护晋国。但也有例外,他就是特立独行的郑文公。
很多人不明白,郑伯捷何以谥之“文”?同晋献公类似,郑文公虽在功业上远不及晋献公,但论起残忍狠毒,恐怕献公也有所不及。晋献公总共也只逼死了申生一个儿子;郑文公的七个儿子有四个都死在这个畜生老爹的手上,只剩嫡长子兰、嫡次子宋、及公子归生。
郑文公因曾经轻慢过晋文公而对晋国很不放心,于是就与楚国联络,希望以此为助力,然而郑国秘密通楚却不胫而走。晋文公早欲伐郑以报私仇,郑国君臣的轻佻给晋国讨伐他们提供了借口。
前630年,晋文公纠合秦穆公联合向郑国发起进攻,晋、秦联军很快就包围郑国,晋国兵至函陵,秦军驻扎氾南。晋文公旨在灭亡郑国,而不简单是教训一下。
郑文公惶恐,不知所措,病急乱投医,派早已不参与政事的烛之武前往秦营,面见秦穆公。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对秦穆公软硬兼施,颇有战国时代纵横家的气魄。最终,烛之武凭借着自己的口才,不卑不亢,捍卫国家社稷。
在烛之武巨大的战略诱惑面前,秦穆公决定不再给晋国充当打工仔,单方面与郑国谋和,并派遣兵将为郑戍守,自己却率领大部队撤退了。秦军的不配合让晋文公很是难堪:攻郑,必与秦兵交战;不攻,难以释怀。坚决主战派狐偃力主晋军先把秦军给收拾了,再单独灭郑。晋文公考虑则更为周祥,因为他不想就此就将人们最为称道的“秦晋之好”给葬送掉,因为翻脸还不是时候。
虽未灭郑,郑文公再也不敢对晋无礼,小心侍奉晋文公。前628年,郑文公一命呜呼,郑文公送于晋为大夫的公子兰回国即位,是为郑穆公。郑穆公在位22年,也始终是晋国的重要追随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