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经济

家乡区县: 天津武清区

1860年天津成为通商口岸以后,西方多国在天津设立租界,天津成为中国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由天津开始的军事近代化,以及铁路、电报、电话、邮政、采矿、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设,均开中国之先河,创造了近代中国100个第一。天津自从清末民初时期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近现代工商、金融业兴盛繁荣。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二十余年间,天津市没有一项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天津逐渐失去在中国经济的领军位置。

自2005年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国家发展战略,并批准滨海新区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的经济重新展现出活力,并被誉为中国经济第三增长极。2006年3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天津完整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并将“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国家战略,设立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1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滨海新区行政区划,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增速连续多年位于全国领先位置,天津已经形成了中国唯一“双城双港”城市形态。[7]

2008年起,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开始落户天津举办,汇聚了数千全球政界、商界和学界精英人士参与讨论世界经济议题,而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永久会址位于建设中的北塘国际会议中心。截至2014年8月,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已有156家在天津落地生根,投资项目共465个。[6]

初步核算,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37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5%。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8.45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7276.68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6905.03亿元,增长12.5%。三次产业结构为1.3 : 50.6 : 48.1。

仓颉(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