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印象之伟大革命家彭得怀

家乡区县: 湖南省岳塘区

彭德怀(1898—1974)原名得华,号石穿;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1974年11月29日14时25分在北京含冤辞世;前妻刘坤模(1910—?),后娶浦安修(1918—1991)为妻,无子女。

彭德怀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彭德怀同志曾任中共六届候补中央委员;七、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西南局“三线”建设委员会第三副主任等职务。

1978年12月24日,邓小平同志在彭德怀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称“彭德怀同志是国内和国际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一直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怀念和爱戴。”“彭德怀同志热爱党,热爱人民,忠诚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作战勇敢,耿直刚正,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关心群众,从不考虑个人得失。他不怕困难,勇挑重担,对革命工作勤勤恳恳,极端负责。”

出版有《彭德怀传》、《彭德怀自述》、《彭德怀军事文选》等。

生平事

彭德怀于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按族谱所排,彭德怀取名清宗,字怀归,号得华;原名得华,号石穿;他幼年读过两年书,因家贫辍学务农,下煤窑做工;15岁时参加饥民闹粜,被官府通缉,逃到洞庭湖当堤工。

1916年入湘军当兵,痛恨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黑暗统治,萌发富国强兵思想。1919年在连队秘密组织“救贫会”,后因派会员杀死一恶霸被捕,在押解途中逃脱。

1922年改名彭德怀,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回湘军任排长、连长、营长;1926年随部队编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结识共产党人段德昌,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1927年1月于所在营成立士兵委员会,订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维护士兵权益的会章。1928年1月升任团长,4月在大革命失败的革命低潮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22日与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任军长兼第13师师长;率部在湘鄂赣边转战数月,建立三省边界革命根据地,后率5军主力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第4军会师。

1929年1月为了配合第4军主力向赣南、闽西进军,担负留守井冈山、钳制湘赣敌军的艰巨任务;1930年6月任第3军团总指挥,率部在平江击败国民党军的进攻,乘胜攻入长沙,占领十日。

1931年11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34年1月补选为中共第六届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中,他是前线主要指挥员之一,所率3军团屡建战功。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逐渐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曾对错误的军事指挥提出严肃的批评。

1934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会后率3军团积极执行新的作战方针,北渡赤水,回师攻占娄山关,再克遵义城,协同第1军团歼灭大量反扑之敌,取得第一方面军长征后第一个大胜利。

1935年6月第一方面军同第四方面军会合后,他坚决拥护北上方针,反对张国焘的分裂活动。9月,第1、3军合编为陕甘支队,任司令员。10月,与政治委员毛泽东率部到达陕北。在他率领红军勇猛打退敌军骑兵的追击后,毛泽东曾写诗赞扬他:“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同年11月,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第一方面军司令员。参与指挥直罗镇战役。

1936年1月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月任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与毛泽东等指挥部队东渡黄河,挺进山西,宣传抗日,扩大红军;5月任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西征宁夏、陇东,迎接第二、第四方面军北上会师;10月底任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

1942年8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统一领导对敌斗争、整风学习、大生产和减租减息运动,实行精兵简政,领导华北军民渡过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

1943年9月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并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对日军的大反攻。

1949年在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形势下,运用军事进攻与和平谈判方式,解放西北五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北军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9年7月,彭德怀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庐山会议)期间,不顾个人安危,为民请命,勇于直言,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提出批评,遭到错误的批判,并在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被错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反党集团”的首领,免去国防部长等职务。

1962年6月,彭德怀愤然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写信(八万言书),反驳庐山会议强加给他的不实之词,坚持真理,再次受到错误的批判和审查——贺龙受命成立彭德怀专案组进行审查,但无结果。

1965年9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最后一次接见彭德怀,对其承认“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并对在场的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称“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诚心诚意的。对老彭的看法应当是一分为二,我自己也是这样……在我的选集上,还保存你(彭德怀)的名字。为什么一个人犯了错误,一定要否定一切呢?”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彭德怀又遭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无端诬陷和严重迫害,被红卫兵从成都押回北京,惨遭批斗、关押,他据理斗争,坚贞不屈;由于长期的摧残和折磨,他身患结肠癌,于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在北京含冤辞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彭德怀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同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他与陶铸同志同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邓小平同志亲致悼词。

名言警句

1、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一个人如果只想到自己,那是最可耻的;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那就不如死掉。

3、说大话,说假话,一害自己,二害国家,没有一点好处;今后须特别注意实事求是,不要虚假。只有讲真话,对一切事物采取老实态度,才主动而不被动。

4、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悲惨辞世

1974年11月29日14时52分,中国人民忠诚的儿子彭德怀元帅,病故在301医院14号病室的五号病床上,时年76岁。

“历史是最无情的。历史会审判他们,也会对我做出公正的评价。”这是彭德怀最后的呼声和愿望。两年之后,他的愿望终于实现……可惜的是,他没能等到这一天;彭德怀离世之时,他的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一个同志;彭德怀遗体上的白布单上写着“王川”。

彭德怀同志永垂不朽!

娄玲玲(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