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九江先生

家乡区县: 佛山市南海区

1 简介
朱次琦(1807年—1881年)字稚圭,号子襄,世称九江先生,广东南海(今佛山市南海朱次琦像区)人。服官山西,归里后,讲学九江礼山草堂,康有为、简朝亮等均其高足弟子。书法多力丰筋,然不肯为人作字,世所流传,多属尺牍稿本日记等,虽随意挥毫,已极雄厚苍秀。粤人宝爱,争相珍藏。康有为云:“先师朱九江先生,于书道用功至深,其书导源于平原,蹀蹼于欧、虞,而别出新意,所谓鹰隼攫搏,握拳透爪,超越陷阱,有虎变而百兽跧气象,鲁公以后,无与伦比。”卒年七十五。著有《宝凤阁随笔》等。
朱次琦生平著述丰富,对文史很有研究。重要著作《国朝名臣言行录》、《国朝逸民传》、《性学源流》、《宋辽金元明五史征实录》等,都很有学术价值。诗集有《是汝师斋遗诗》一卷。他的学生简竹居,生平尊崇九江先生,曾为老师写过《朱九江先生年谱》,辑《朱九江先生集》十卷。并著有《朱九江先生讲学记》。
2 年谱
1807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九江乡。
汤集祥 1984年作 朱九江画像1811年,入家族学塾读书,塾师是族叔朱湘麟。
1824年,入羊城书院学习,师从著名学者谢兰生。
1839年,赴乡试,成举人,与兄长朱士琦同榜中举。
1842年,在南海九江南沙陈氏祖祠开馆授徒。
1847年,会试中试,赐“同进士出身”,以知县即用,签发山西。
1852年,成功平息山西北部边民与蒙古旗主的争端,任职山西襄陵代理县令,政绩卓著。
1853年,离开襄陵县,完成《国朝名臣言行录》之例略。
1856年,在广州南海县学尊经阁授徒,后因英国侵略广州,离开广州,回到九江乡。
1858年,始在九江乡南礼山下陈氏祖祠(即“礼山草堂”)讲学,从学者甚众。
1876年,康有为拜其为师。
1881年,农历七月,两广总督上奏朝廷予以褒奖,赏加五品京卿衔;十二月十九日病逝,享年75岁。
3 生平
出仕为良吏退隐为良师
朱次琦,字稚圭,广东南海九江乡人,世称“九江先生”。朱次琦曾任山西襄陵县知朱次琦肖像[1]县。不久就辞官归故里。回到九江后,立书院讲学达二十余年,简竹居、康有为就是他的高足。他一生博学,治学严谨,主张“读书务大义,励志圣贤,由体达学”,他常对其学生说:“处子耿介,守身如玉,谷暗兰薰,芳菲自远。” 闻者都非常感佩。广东学海堂曾聘他为学长,他没有答应。但学海堂仍虚位以待,并为他刻印著作。
朱次琦生平著述丰富,对文史很有研究。著有《国朝名臣言行录》、《国朝逸民传》、《性学源流》、《宋辽金元明五史征实录》等,诗集《是汝师斋遗诗》一卷。可惜这些著作在晚年被焚,流传下来的是他的学生简竹居为老师编撰的《朱九江先生年谱》,辑《朱九江先生集》十卷。并著有《朱九江先生讲学记》。

罗永权(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