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文化

家乡区县: 西华县

中原养殖之乡----城关镇
城关镇地处黄泛区腹地。辖 5个行政村、4个办事处,总面积26.86平方公里,耕地1.9万亩, 农业人口3万,是西华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相传是人类始祖女娲繁衍生息的地方,境内有炼石补天、插柳为媒、滚石成婚、抟土造人、女娲城、女娲宫等遗址。 镇中心广场有女娲补天塑像,碧波荡漾的箕子湖,因殷纣王之叔在此读书而得名。
改革开放的东风给西华县城关镇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1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5.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5.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4972万元,财政收入逐年增长,1996年实现501万元,1997年实现634.1万元,1998年实现753万元,1999年实现835.2 万元, 2000 年实现929万元,2001年实现1074万元,居全县之首。计生、信访、综合治理、文教卫生均达到全区一流水平,开创了城关镇经济繁荣、政治安定、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
女娲故里----聂堆镇
西华县
西华县
聂堆镇位于西华县北部,距县城12.5公里。据传,商王武丁巡游至西华,驾崩葬鸡鸣山(今田口乡陵西村东),聂王伴驾庐墓之年,病故,葬于此,曰聂王冢,聂堆由此得名,1989年撤乡建镇至今。全镇总面积70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180个村民小组,45998人,耕地69645亩,域内现存女娲城、聂王冢、女娲陵、龙泉寺等遗址或旅游景点。 中州名镇----逍遥镇
逍遥镇位于西华县境西南部,地处五县三市交界,沙颍河傍镇而过,总面积53平方公里, 53745 亩耕地,辖29个行政村,54个自然村, 总人口 5.1万,主系汉族,其中回族3500人,是西华县主要的回民聚居地。
逍遥镇为中州名镇,历史悠久, 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初名“小陶”,因沙河、颍河傍镇而过, 又名“合流镇”,宋末曾设清水县于此。明清之际, 此地成为连接沙河上下游的重要商阜,与漯河、周口、 界首并称为沙河四大码头。清代, 在此做官的王姓知县有感于当地舟楫云集、商业繁荣的景象,曾写诗盛赞, 其中有“天时地利遂人愿,任职四载乐逍遥”之句, 故以此改名“逍遥”,相沿至今。1992 年被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名镇”,1996年10 月被周口地区行署定为“综合改革试点镇”。
西华县
西华县
葡萄养殖之乡----叶埠口乡
叶埠口乡位于西华县城南15公里处,辖28个村民委员会,65个自然村,20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59.13平方公里,56143亩耕地,总人口51114人。
该乡南依沙河、北靠颖河,属夹河套地带。境内有重建沟、幸福沟、风格沟、胜利沟、房坟沟、泥土店沟、土地平坦。颖河沿岸为淤土,沙河沿岸为两合土,属国家农业重点开发项目区之一。东-西、南-北两条主干柏油路贯穿全乡,国家二级公路—邓扶路直通县城,有线电视遍布全乡,程控电话直拨全国各地。
近年来,叶埠口乡广大干群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发展为主题,以经济增长点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发展林果业为先导,以乡镇企业为重点,畜牧业为基础,促进了全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中原麦棉之乡----艾岗乡
艾岗乡位于西华县城西北22公里处,东与红花镇接壤,西与鄢陵县陶城乡为邻,北与扶沟县古城乡相连,南靠颖河,与逍遥镇、西夏亭隔河相望,并与黄桥乡毗连。全乡辖22个村委会,45个自然村,119个村民组,4.07万口人,60.6万亩耕地。总面积56平方公里。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质肥沃,为西华县小麦、棉花生产基地乡。小麦种植面积5.7万亩,棉花4.2万亩。
西华县
西华县
中原蔬菜花卉之乡----迟营乡
迟营乡位于西华县城南部,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5公里,内有周西公路,邓扶公路穿越乡境,交通便利,并早已开通程控电话,电话广布乡村各地通讯相当方便,并于2002年全部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电力充沛。
迟营乡现辖23个行政村,土地面积约53平方公里, 人口达39700人,其中,高中大中专文化程度达千余人。
迟营历届党委政府都把发展当地经济作为兴乡富民的第一要务,特别是近几年来乡党委立足本乡实际,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大胆开拓勇于创新、招商引资、与时俱进、采取政策开路,市场驱动,能人带动的措施,强力发展迟营乡经济,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链条
中原苗木之乡----红花集
红花集位于西华县城西北11公里处,全镇辖26个村委会,217个村民组,14369户,61000人。总面积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887亩,人均耕地1.76亩。2001年,全镇农业总产值2.4亿元,乡镇企业产值1.3亿元,财政收入7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60元。
素有“中原苗木之乡”的红花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瞄准国内外市场,结合本镇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判定出“引导、扶持、服务、特色”的实施办法,科学调整种植结构,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镇以农枣间作为主的杂果面积2.5万亩,大棚瓜菜面积达2.2万亩,其中大棚无公害西瓜5000亩;以街道绿化树种,香花槐、金丝柳、黄金槐、七叶树、雪松、栾树、大叶女贞等绿化树苗面积达20000亩,食用菌发展到10000万袋,禽兽养殖已成规模,经济结构调整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李源(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