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在清朝就有"定远八景",他们分别是:平洲草色,文笔奇峰,九洞晴岚,龙岭郁青,竹溪涵碧,环江晚渡,书岩古篆,立石干霄。[6]今天的印山公园、唐家大山森林公园、秀观湖、太极湖均为风景优美的地方。
武胜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宝箴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燕子岩摩崖石刻、宝箴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沿口古镇、宝箴塞、燕子岩摩崖石刻、汉初县故城遗址、马家清真寺、基督教传教士故宅、烈士陵园、中心古镇建筑群、飞龙武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5处,上表文物保护点101处,馆藏文物2000余件。
风俗
武胜的风俗习惯与川东地区大致差不多。在饮食结构上,以大米饭为主,少许面食杂粮为辅。一日三餐,分别称吃早晨或吃早饭、吃赏(念sao)午或吃中午、宵夜或吃黑了(念lao),有时农忙还要在早午之间吃上一点,名吃茶或打腰台。
武胜主要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其中以春节为最重要。每当过春节前都要打扬尘和祭祖,表示扫除一年的阴霾和不忘祖先。在老大三十(除夕)那天晚上,要洗脚、守岁。老大初一早上吃汤圆,全天吃剩菜,寓意年年有余。
武胜以及整个四川将面粉以及大米粉做的蒸炸烤制品统称为粑粑。农历7月15为月半节(中元节),家家户户吃油桐叶包的桐子叶粑粑。其原料用大米稀饭加干糯米或者粘米粉发酵,然后用老嫩适中的他桐树叶子包上,蒸熟后有一股奇特的味道。月半节在武胜以至整个四川是与春节和清明并列的三大祭祖节日,晚上各户在门前向祖先供奉烧纸钱。之后在大路上烧纸钱,并用破碗放上一点冷饭与绿豆,希望过路的鬼不要打搅家人。然后很早就睡觉,并且不准出声。
端午节仍然保留划龙舟,吃粽子等的习惯,在五月初四这天每家人都准备好了糯米,然后用说泡胀,煮的三成熟,在用很宽的棕叶或者芦竹叶子包得仅仅的一直蒸到第二天早上,于是边哟亲戚串门,互相品尝粽子,靠近嘉陵江的人家每年都可以看见龙舟赛
武胜中秋节那天有吃糍粑的习俗。糍粑就是将糯米蒸熟,用芦竹棒冲击,形成很糌糯的食物,然后沾上白糖、黄豆面、花生面、芝麻面等佐料和着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