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趣谈之“出花园”——国内独特的成人礼

家乡区县: 潮州市湘桥区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成人礼习俗。而对于潮州人,这是再熟悉不过了。在这一天,即将要成为大人的日子里,要换上红色的新衣裳,脚踩红木屐,拜别守护着他们的公婆母,表示可以走出花园长大成人,不再是终日在花园里玩闹的孩童了。

 

然而追溯到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要选择吉日,选择替他加冠的大宾,然后举行加冠礼仪。这就是古代的成年礼。潮州的冠礼至清代时在做官人家中也只是“存其名”,在一般平民百姓中早就废止了。

 而潮州的“出花园”就是一种近似成年礼的礼仪仪式,潮州人认为未成年的孩子一直是生活在花园里的。孩到了十五岁(虚岁),父母就得择吉日举行“出花园”仪式,一般以七月初七乞巧节为多。(乞巧节,潮人称为“公婆生”,意为主持人间生殖大事的“公婆”的诞生日。)

 这一日,要采来十二样不同的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花水浴,让芬芳洗净身上的孩子气;扎上母亲亲手缝的新腰兜,腰兜里压着十二颗桂圆和两枚“顺治”铜钱;穿上外婆送的新衣服和一双红皮木屐,还让孩子跨出花园,一帆风顺。还要拜床上的神“公婆”,一方面是答谢公婆母神庇佑孩子成人,另一方面是祈求孩子成人后平安大吉。

这时要在床中央放上一只浅沿的大笸箩,用米筒盛满米、插上三炷香,前面摆上十二碗甜薯粉圆、十二盅乌豆酒以及红桃(桃形果)、发果(发糕)、三牲(鱼、猪头、三鸟)。男孩子供的三鸟是一只公鸡,象征着朝气勃发,女孩子供是母鸡,祈求将来能生儿育女。

 母亲还得代表孩子带上供品,到街头巷尾的庙宇祭祀与孩子“厮守”在一去的“花公花奶”,答谢他们看护庇佑之恩。

  这一天,出花园的孩子不能跑到当空之下,要躲在屋子里。这实际是要他从这天做起,不再贪玩,做个循规蹈矩的孩子。

这一天,孩子只管吃喝玩乐,不用做任何家务,最后一次由父母宠着。为了图个好兆头,这一天孩子提出的要求,不是很过分的都不会被拒绝。  这一天,还用用供果、三牲宴请亲戚朋友。“出花园”的孩子要以大人相待,破例让他坐到席上的大位,象征着孩子已成了家中的栋梁。席间,亲人们要向孩子祝愿,赠寄美好的期望。

  出花园是一个告别仪式,同时也是一个开始仪式。从此,孩子就算跳出了花园墙,告别了花香鸟语、天真烂漫、无忧无虑而又懵懂无知的童年,标志着他(她)进入了成年,到外面充满荆棘和险情的“大人世界”闯荡一番,踏上成人的人生道路。

与传统“出花园”的繁缛程序相比,现代的“出花园”习俗,有的人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成人礼”。有的父母邀亲友在餐厅内摆上一桌丰盛的“花园宴”,或选购带有吉祥之意的金饰为孩子庆祝“成人”,简便时尚的新型“成人礼”渐被越来越多的潮汕人所接受。作为潮州人的你,也接受过“出花园”洗礼么?

 

 

点击进入下一篇

更多潮州文章

关于作者

作者博客推荐

 

onezoey(2014-04-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