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伊金霍洛旗

家乡区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旗为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旗,隶属鄂尔多斯地级市管辖。伊金霍洛旗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中南部,处内蒙古、陕西二省区交界处,介于东经108°58′-110°25′,北纬38°56′-39°49′之间,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61公里。辖境东与准格尔旗、陕西省府谷县接壤,西与乌审旗、杭锦旗毗邻,北与鄂尔多斯东胜区交界,南隔红碱淖与陕西省神木县相望。

    

伊金霍洛为蒙古语,圣主陵园之意,以境内有著名的成吉思汗陵园而得名。

汉时分属西河、朔方郡。唐时分属榆林等郡。元置西夏中兴等路,后属东胜、云内二州。清顺治年间设鄂尔多斯左翼中旗(郡王旗)。乾隆年间从鄂尔多斯六旗各析一部设右翼前末旗(札萨克旗)。1958年两旗合并为伊金霍洛旗。1958年11月5日经国务院82次会议批准,札萨克(1736年)清高宗从乌审旗将近族台吉的平民分为十三个苏木,划拨土地,组成鄂尔多斯右翼前末旗,即札萨克旗)、郡王(1649年)清为便于控制蒙古各部落,在鄂尔多斯地区实行盟旗建制,其中之一为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即郡王旗)两旗合并,暂称“札郡旗”。1959年1月15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取旗名“伊金霍洛旗”。旗址驻地设在新街镇,1964年7月1日迁往阿勒腾席热镇。(以上摘自“伊金霍洛旗政府网站”)

2000年,伊金霍洛旗辖7个镇、3个苏木、6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147739人,其中各乡镇苏木人口(人):阿勒腾席热镇29440、新街镇9345、乌兰木伦镇24722、纳林陶亥镇5794、台吉召镇6990、纳林希里镇11938、红庆河镇9016、台格苏木8331、苏布尔嘎苏木4981、伊金霍洛苏木4622、新庙乡7321、哈巴格希乡5255、合同庙乡3832、公尼召乡7307、布连乡5564、布尔台格乡3281。

域内居住着汉、蒙古、回、满、朝鲜、达斡尔、俄罗斯、白、黎、锡伯、维吾尔、壮、鄂温克、鄂仑春等民族。

伊金霍洛旗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煤炭、天然碱、泥炭、石英砂、石灰岩及粘土等。煤炭已探明总储量139.15亿吨。是神府—东胜煤田的主要产区,矿点主要分布在本旗的布连、布尔台格、新庙、纳林陶亥4个乡,是全国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已产为国家重点开发建设地区。

煤田成煤于中生代侏罗纪,煤质特优,煤种属不粘结煤,煤系地层平均厚度190.16米,可采组层厚度19.67米,具有低灰(10%左右)、低硫(0.31~0.8%)、低磷、发热量高(6900~7200大卡/公斤)、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是极好的动力和化工用煤。有天然碱湖7处,总面积5平方公里。主要位于西北地区。最高年产量3500吨,碱湖都是以碳酸盐为主体生石盐、硫酸盐的卤水湖,经取样化验湖水组成是:比重1.076克/立方厘米:碳酸铜5.5%,碳酸氢钠1.68%,硫酸钠0.67%,氯化钠7.75%,总盐15.6%,生产方式以日晒碱(原碱)为主。

泥炭矿点有10处,主要分布在东部区。纤维量为47.2~86.7%,发热量1.142~2.3397卡/公斤,含有机质25~40.2%,总腐植酸1.19~24.7%,含有氮、磷、钾元素。石英砂储量约1800万吨。一般含二氧化硅在98%以上,矿床埋藏较浅,宜于露天开采。石灰岩在矿点2个。矿体储量稳定,质量较好。氧化钙含量在50%以上。露头岩层厚度分别是1~1.2米和1~1.5米,覆盖厚度1~6米和1~1.5米。都有多年开采的历史,但年产量不过5000吨。

粘土资源丰富,遍布全旗各地,是建材工业的主要原料,集中分布的有2处,在布尔台格和布连乡。样品分析结果是:二氧化硅58.25%、三氧化二铝7.63%、三氧化二铁4.75%、氧化钙9.29%、氧化镁2.85%、烧失量12.03%。小型砖厂遍布全旗,年生产能力在1500~2000万块的砖厂有6座。

冯海刚(2014-10-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